导言:在多方利好优势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升温,行业增速也是越来越快,这也就意味着许多消费者越来越认可消费者。近日,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价格又来了一波“激增”,新能源汽车涨价热潮又要开始了,属实让消费者不知所措。
新能源汽车持续涨价
2022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涨价潮就持续不断,年初开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原材料价格飞跃,多家车企不得不上调价格。并且,面对新能源补贴下降,许多车企被身上的“包袱”压得喘不过气,只好涨价缓解。3月份,一中新能源汽车也因为原材料上上涨官宣了涨价是我公告。另外,特斯拉涨价可以说是狠中之狠了,一个星期就宣布了3次涨价,并且上涨范围在2.8万到3万元之间。而许多新势力品牌,哪吒、几何等也对价格进行了上调。8月以来,包括领跑、大众在内的多款车轻又陆续宣布涨价,“原材料上涨”几乎成立各大车企的惯用词。虽然,小鹏和理想实施了一定的优惠减免,但是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波动,
后续很难避免涨价。“原材料价格上涨”成了众多车企涨价的万能原因,许多消费者缓缓的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定价打上了一个问号,这层神秘的面纱什么时候才能揭开?
消费者进退两难
根据乘联会数据分析,今年七月份,新能源轿车的零售销量前三的“巨头”分别为售价数万元的五菱宏光mini,13万元左右的比亚迪秦和20万元左右的比亚迪汉。新能源SUV零售销量排行前三“巨头”的分别为18万元左右的比亚迪宋、13万元左右的比亚迪元PLUS和Aion Y。由此可见,价格依然是影响消费者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
于消费者而言,刚刚看中了一款新车,而且预算刚刚好,但是涨价的消息随之而来,又要重新选择预算,考虑性价比,真的太难了。甚至一些消费者认为“要想买到一辆高性价比车辆,不仅需要做足前期功课,还需要好运气。”
价格波动变幻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令许多消费者都进退两两难:如果现在买车,那么将会在原车市场售价的基础上承担部分涨价,在无形中增加了购车预算;如果继续等待,将会面临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涨价,那就需要重新规划,陷入到循环当中。现在的新能源购车补贴福利不如以前的力度大了,再加上车企纷纷涨价,新能源汽车大的价格不再“香”的声音正在出现,并越来越大。
总结:“原材料价格上涨”让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新车价格附上了重重迷雾,虽然现在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大众趋势,但是面对汽车价格的上涨,许多消费者都存在疑虑,这将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