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车的油耗不是绝对的,目前,部分德系车的油耗低于日系车,目前,国产车的油耗总体上还是略高的,日系车的省油轮胎与此有一定关系,国产车的轮胎越来越大,其实也增加了成本,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
至于油耗增加,跟轮胎大尺寸有一定关系,但油耗高不全是轮胎造成的,首先,较窄的轮胎确实有一定的节油效果,但汽车的节油效果不仅仅是因为轮胎窄,高效发动机和高速变速箱比轮胎更能节省燃油。
日本车在这方面非常省油,比如丰田的发动机,能效比高达40%,配上更省油的CVT无级自动变速器,以及尺寸合适的窄胎,更加经济实惠,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国产车觉得油耗只是相对的。
仅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产汽车想要达到国外品牌数百年的技术积累是不现实的,发动机技术和自动变速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比如奇瑞和长安,多项高能效发动机技术已经接近国际大厂水平,再加上采用更高效的双离合变速箱。
油耗可控制在合理水平,从我们学过的物理学来看,轮胎越宽,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就越大,从而增加了与地面的摩擦力,越稳,行车越稳。如果你认为轮胎越宽越好,那你就错了!
因为胎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轮胎噪音会增大,轮胎的阻力也会更大,导致油耗更高,厂家和车主也都知道轮胎宽一点油耗会稍微高一点,但是没办法,宽轮胎好看!比如马自达的cx-4,如果只看宣传册,美仑美洋就是标准的流线轿跑SUV!
谁不为之动容?然而很多车主拿到手后却发现根本达不到宣传册上的效果,因为只有顶配CX-4才有大轮宽胎!中低端车型的轮胎都小了一个尺寸,说实话,那些轮胎更小的中低端车型,实际观感和国产SUV差不多。
油耗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与车重、发动机效率、变速箱效率、风阻、轮胎等诸多因素有关,国产车油耗多确实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发动机技术不够好,效率也不够,这确实是影响原厂油耗的最大因素。
奇瑞和广汽都有不错的发动机,双离合变速箱的低门槛大规模应用削弱了这一因素。现在导致国产车更耗油的最大因素,其实就是车重,奇瑞在整车重量控制方面是国产车中最强的,所以细心的人会发现奇瑞的油耗与同级别的合资品牌相比并不明显。
因为窄胎的接触面积比较小,高速行驶的稳定性不如宽胎,会有一种“轻”的感觉,另外,使用窄胎时,轮胎的高宽比也不低,这样就会让车辆的操控性打折扣,所以日系车的驾控感并不强,也正因如此。
现在国产品牌都有宽胎,不管是轮胎品牌还是胎噪,宽胎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增加了安全系数,相同速度下不同尺寸的轮胎对制动距离等安全方面的反馈也不同,因此,国产车使用宽胎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
毕竟,安全比油耗更重要,由于在油耗、外观、抓地力、刹车效果等诸多因素之间进行了权衡,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想要性能和颜值,就必须牺牲一部分经济性,对此你是怎么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