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产品来说,相对于拥有百年工业基础的欧洲,中国依然是一个新兴市场。汽车进入国内的市场时间并不算长,也就是最近10年才有了相对蓬勃的发展。而在经历了汽车盛宴以后,中国汽车市场逐渐走向下滑。正在下滑的中国汽车市场,该何去何从.....
曾经蓬勃的市场
汽车真正进入中国是在80年代末期,那时候国内还没有组装汽车的生产能力。大众通过将桑塔纳零部件全部运到国内,然后在国内组装的方式让中国初步有了汽车工业。或许当年很多人都没有想过,当时人均GDP不过1500多元的中国,会成为众多跨国车企巨头争夺销量的主战场。
2005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500万;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
2015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2000万辆;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之快,可见一斑。从2005年到2015年,汽车产销量翻了4倍。而增长最快的要数2009-2010,汽车销量增长了近500万辆,增长量几乎是2005年全年的销量总和。而自从在2015年产销量突破2000万辆以后,中国一直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同时,中国也是很多跨国车企的最大单一市场。可以这么说:中国汽车市场打个喷嚏,许多车企都要感冒,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迎来拐点
2018年,国内汽车销量达到了2808.1万辆。这是一个很高的数据,中国汽车市场在整个2018年的全球销量中占据了接近三分之一。如果把1990看做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元年,那么2018年则是28年来销量首次下滑。销量同比下滑2.8%,下滑不大,但是对于近3000万销量的市场来说,2.8%的下滑相当于上汽别克2018年三分之一的销量。
如果说2018年的下滑还不足以影响市场,那么2019年的1-4月,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均出现了10%以上的下滑。这样的数据对于一个3000万的汽车市场来说,是相当震撼的。
何去何从
中国汽车市场下滑原因众多,生活成本增加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始于2015年的购置税减免政策。2015年的购置税减免及减半政策一直持续到2017年底,对1.6和1.6排量以下车型实施购置税减半。这一政策极大的刺激了汽车市场的消费,汽车市场也在短期内出现了大幅增长。而2018年的下滑以及2019年初的下滑,正是汽车市场对于购置税减半滞后性的结果。短期的利好政策,提前透支了部分市场。很多原本没有购车打算或者短期内不购买汽车的消费者,都乘着购置税减半的风超前消费。所以在购置税减半退出以后,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销量下滑。再次推出购置税减半对于市场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后遗症依然会在几年后体现。购置税减免常态化不能刺激市场,起码短期内不会有任何提振作用。
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趋于理性,唯有降低汽车购买和使用成本,才能真正的让汽车市场走向增长。后汽车市场的开放也是重要的措施之一,只有让用车成本下降,消费者才会有购买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