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风光的背后,中美德日等在赌国运


特斯拉风光的背后、中美日德等国都在赌国运

全球排名第一的特斯拉2022年公司市值8029亿,排名第二的丰田汽车2777亿,日本所有汽车整车、汽配公司市值加起来都比不上特斯拉一家。

我们再看看比亚迪一家单挑日系的出色成绩、比亚迪2022年总销量成绩非常出色,12月销量22.3万台。

而5家上榜的日系车,老大丰田系合资只有比亚迪的90%。比亚迪一家的销量都占到日系的60%。虽然2022全年看,日系销量仍很高。

大家要清晰,比亚迪全部都是新能源汽车,将日系新能源汽车拿出来跟比亚迪对比,大家都会以买比亚迪为荣、买日系车为耻。

2023年,日系车将会追随韩系车覆辙,灰溜溜地滚出中国吗?

几年内日系必定衰败吧?

特斯拉比亚迪在股市、销量的风光,其实是工业强国在赌国运。

中国、德国的GDP中,狭义汽车产业占比10%以上,美国略低,日本更高。汽车产业占日本制造业的45%以上,日本世界500强企业里,有60%以上都是生产汽车或零部件,带动1000多万人就业,而日本总的就业人口也才8000万。而丰田是日本唯一营收超过2000亿美元的。

日本的家电、电子产品都已经被中国打趴下了,2022年日本电子产品贸易逆差,连日本国内电子产品市场都被外国占领。汽车行业会在什么时候趴下,日本国内的汽车市场被外国品牌瓜分?

日本的汽车产业一旦衰败,精日和汉奸将会绝迹吧?为什么日本的汽车产业会如此快速衰败?

日本国防不能自主,产业受美国控制,从1990以来,美国让日本不断点错科技树。

日本在30年的时间里,竟然连续6次搞错了发展方向,哪怕日本企业蒙对一次,都能让日本走出经济停滞的泥潭。

第一次点错科技树,是没有赶上互联网时代的潮流。

搜索引擎:谷歌,百度;

社交网络:推特脸书,腾讯;

电商平台:亚马逊,淘宝京东,日本什么都没有?

尽管淘宝快速关键资金来自日本软银,但日本互联网就是点错科技树。

第二次是显示产业液晶和等离子,日本企业选择了等离子,而现在只有中国笑到最后。此外还有新能源汽车的氢能与电动车之争、5G通信技术领域,云计算领域,光刻机“干”“湿”之争,智能手机领域,日本都走歪了道路。

此外,日本最近30年,数据造假成风也是点错科技树的一种劣质国民品行补救。

我们回到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个攸关国运的话题。

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大国谁点对了科技树?

如何判断谁对谁错?怎样才能找到一最优的科技树枝?

中美目前都选择了纯电动车,其背后的逻辑是纯电动车电能转换效率高。

中美数百万汽车从业人员的选择,是不是最优的呢?还有没有更优的科技树?

科技树的选择,可以使用类似自动控制优化调节的PID调节、遗传算法、路径最优算法和旅行推销员问题等算法计算出来。通过使用这四种算法,合理的工程技术指标和组合。得到了一最优科技树。

在这四种工程算法中,都涉及一个评判标准的问题。为此,设定一个标准是借助“油井-车轮”(WTW)效率理念。提出“STS”即solar to service。即太阳能转换为服务人们生产生活的有用功。STS的包含了多个维度的评价,选择最重要的5个:整体系统太阳能转换效率、整体系统太阳能利用总量,单位能源(千瓦时)成本,单位能源利用装置成本,被服务用户感受。

以前、所有的研究者都只着眼于单个环节的。如提高光伏发电效率、提高汽油发动机热效率。未曾将从太阳能到有用功当成一个系统研究。

晶硅、薄膜、钙钛矿结构等等光伏技术,聚光光热技术、锂电池、锂硫固态、氟阴离子、氢氧燃料等电池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研究者投入了巨大的成本、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

但是、研究人员未曾认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那就是不管他们多么努力,方向选择错了。即便他们的电池技术、汽车技术达到所有的理论上的最大值。

他们研究出来的技术都会是昙花一现。

我们利用四种不同算法找寻到了一个相同的结果:就是新能源汽车上安装一个发电电动机。

如上图,是四个电动机的新能源汽车,其中一个电机是发电电动机。新能源汽车上也可以是一个发电电动机,既负责驱动车辆,也负责给电池充电。

通过PID调节、遗传算法、路径最优算法和旅行推销员问题等四种算法计算出来,得到的结果是这是最优的科技树,能有效解决交通能源、移动装置能源的用能补能问题。

我们看整体效率,如果汽车每天开100公里,耗电14度。那么发电机不需要启动,太阳能从光伏转换到汽车运动的效率将会高于20%。这将会是所有系统中最高的。如使用液态阳光作为燃料,其效率会在10%以上。而使用化石燃料,相对于传统燃油车的优势也会高于30%(比亚迪的混动为例)。

再看整体能源总量,不考虑工业应用,汽车是服务个人的最大功率处理单元,达数百千瓦。将发电电动机作为能源处理中枢之后,形成的能源处理能力非常巨大。中国有3亿辆汽车,以平均1辆有15KWe的发电能力,中国有45亿千瓦的发电功率,而2022年中国装机功率才25亿千瓦,考虑汽车发电电动机的可利用小时数达10小时以上,该发电装置的可发电量,将是中国目前的3~5倍。作为一种备用能源,即便太阳熄火1个星期,中国也不会缺电。

单位能源成本:最低的能源成本是光伏发电直充电动车电池,光伏成本已经低至0.1元每度,即便使用了95#汽油,其度电成本也不过1.5元每度。

单位能源利用装置成本:一个发电电动机+高效燃油/甲醇发动机的成本比几万块的新能源电池低一个数量级。作为交通能源装置,其成本已经体现在车辆使用价值,而额外的发电功能让其价值得到延展。

服务用户感受:比燃油车更省心,只需要停车插电,就能实现电能的充电、发电反馈电网等。而且电车更安全,多电机确保不会抛锚,燃油/甲醇燃料补能充能量只需要3分钟。

了解使用四种算法找到科技树的详细过程。请持续关注“科技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