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新能源车主,充分体验过纯电动汽车与混动车型,对它们的优势与痛点一目了然,当前阶段,纯电动汽车市场还不够成熟,混动车弥补了纯电动车与燃油车的痛点,可以说是较为理想的“过渡”车型。
燃油车1公里成本普遍在6毛以上,纯电动汽车1公里还不到1毛钱,优势很明显,但仍然存在3大痛点。
其一,续航里程短,其二,充电慢、充电难,其三,综合成本高,而混动车型既解决了纯电动车续航短的痛点,同时还能省钱,相比它的痛点,优势更有吸引力,这里聊聊几点真实的用车感受。
一、“满油满电”续航里程轻松超过1100公里,不存在续航焦虑。
以比亚迪汉DM-i尊贵型为例,纯电续航里程为121千米,油箱容量为50升,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城市周边用车,单程活动半径普遍都在50公里范围内,纯电实际续航在80-100公里左右,这种情况下默认都是纯电行驶,几乎用不到燃油模式。
有时候加满一箱油,3个月都没用完。如果单程超过50公里以上,回来时纯电续航不够,此时会自动切换为燃油+电驱模式,如果跑长途,不强制保电,电量用完,它又相当于一台燃油车,完全不用担心续航问题。
亏电状态下,百公里油耗大概在6.5L左右,不过如果同时给电池充电,此时油耗几乎达到8.5L左右,整体来说,百公里耗电5度+油耗约4.3升,用家用充电桩,1度电花费算5毛,加92号汽油,8.3元/升,这样算下来,百公里花费约38元。
也就是说,充满电,加满油,平均续航都在1100公里以上,而如果是同级燃油车,同样是50升油箱,可能续航只有700公里左右。
相比纯电动汽车来说,混动车型“可油可电”,不仅解决续航顾虑同时续航里程还更长,完全不存在续航焦虑。
二、动力性能、科技感、智能化、辅助驾驶、绿牌等优势很明显。
插电混动车型,有电时默认都是纯电行驶,这时候它相当于是一辆纯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扭矩远超同级燃油车,20多万的纯电动车,零百加速只需5秒左右,推背感随叫随到,其动力性能可以和40多万的燃油车相比。
人机互动、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等科技感十足,对于一些新手司机来说,辅助驾驶作用很大,在限牌、限号的城市,“绿牌”的优势非常明显,很多人买新能源车的主要目的可能不是因为它充电省钱而是看中它可以上绿牌。
三、“省油,出行成本低”
一般家用车1年行驶里程平均算1.5万公里,如果开燃油车,假设加92号汽油,百公里油耗算8升,8.3元/升,一年油费至少也需要9000元以上,开插电混动车型,如果日常基本上都在城市周边用车,大部分时间都当纯电动车来开。
同样1.5万公里,一年油费+电费大概只需5000元左右,相比燃油车,插电混动车几乎省了一半的油费。
保养方面,以比亚迪汉DM-i为例,虽然是两套动力系统,但燃油系统采用单速比变速箱,不是传统变速箱,后期保养方面大同小异。
总有人说新能源汽车保养费很高,但实际上,保险费用仅仅略比同价位的燃油车高几百,差距并不大?
保值率方面,插电混动车型保值率比纯电动车型高,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量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也会有所提升,相反,燃油车越往后二手车保值率会越低,到时候插电混动车型的保值率也会高于燃油车。
这样算下来,插电混动车的综合用车成本只有燃油车一半左右,省油钱这一点毋庸置疑。
虽然插电混动车型的优势很明显,但它也有痛点,比如说:
纯电动续航里程普遍偏短,想要省钱,需要频繁充电。
目前市面上的插电混动车型,纯电续航普遍都在100公里以内,虽然个别一些车型纯电续航达到200多公里,但成本也非常高。
以比亚迪汉DM-i来说,121千米续航版本比较受欢迎,实际纯电续航大概打8折左右,也就是说充一次电,纯电只可以行驶80-100公里左右。
如果每天行驶里程超40公里,意味着每两天就需要充一次电,想要省油钱,就需要频繁充电,不充电那就相当于一台燃油车,也就失去了原本的优势。
总之,相比燃油车来说,无论是日系油电混动还是比亚迪插电混动,又或者是理想的增程式混动,它们都很省油,动力性能、驾驶体验、科技感、智能化、绿牌等综合优势远超燃油车。
从经济性来说,同样行驶10万公里,相比燃油车,纯电动车至少可以省7万+,插电混动至少可以省4万+,虽然插电混动车没有纯电动车省钱,但却拥有纯电动汽车的其他优势,关键还解决了续航焦虑。
当前阶段,多家车企在动力电池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技术,比如特斯拉4680大圆柱电池、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以及即将量产的国产固态电池等等。
虽然电池技术有了突破,续航超过1000公里,但电池成本、技术仍需不断完善,这种情况下混动车型的综合优势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