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高速路,新能源车主苦不堪言,电车“续航焦虑”有解吗?


因为疫情压抑了三年,今年的五一节迎来了旅行井喷。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的五一客流将超2.5亿人次

全中国近百分之二十的人这个五一节出去旅游了。

春暖花开,为便览沿途风光,很多人选择自驾出行,其中不乏一些电动车主

那么,今年的高速路上,新能源车主还焦虑吗?

答案是肯定的。

电车在长途行驶途中有哪些弊端呢?

1、续航差

据统计,今年五一节高速车流量单日最高可达5430万辆,很多地方在出城进城之时,格外拥堵。

车流较大,容易产生交通事故,也会导致交通拥堵。

有时候一堵就是三四个小时,油车堵着堵着可以去加个油,电车堵着堵着就只能拖走。

南方天气已经炎热起来了,车子行驶途中不得不开空调。

虽然很多新能源车续航里程显示五六百公里,但是车子开着空调,这个里程数要大打折扣。

2、充电桩少

还有就是服务区的充电桩供不应求。

有网友途中服务区充电,因为充电车辆太多,还要“取号”排队,反观隔壁加油站,空得都可以停航母了。

3、充电耗时长

再者就是充电时间缓慢,大多数电动车充电还是需要三四个小时,假期本就几天,车子充电要三四个小时,排队再两三个小时,一天就过去了,整个出行计划都会被打乱。

对于长途出行来说。

核心的目的是快捷顺利到达目的地

但是电动车因为充电时长问题,就导致快捷无法满足。

此外,长途行驶途中,当电量低于50%时,车主就会产生电量焦虑也不利于驾驶安全

整体来说,当前阶段的电动车更适合城市行驶,而不适合长途出行

人们对电车的焦虑,核心来源于续航,这也是很多人在买电动车考虑的最重要因素。

虽然在“十三五”规划中,国家明确提出了加快燃油汽车退出的目标,并提出争取在2050年前实现全面淘汰燃油车。

但如果不彻底解决“续航焦虑”问题,燃油车永远会有一席之地。

如何解决“续航焦虑”呢?

可参考我们使用的手机。

1、快速充电:手机最开始充电要三四个小时,近几年随着快充技术的发展,“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成为了可能。

(假如电动车也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行驶500公里)

2、移动电源:手机没电,那就随身带个电源,没电立马充起。

(其实类似于当前的混动,解决了一部分痛点,所以理想卖这么好)

3、共享充电宝:满大街的共享充电宝,完全解决了出行焦虑,毕竟谁没事出门还带一块重重的移动电源。

(可对电动汽车来说,肯定无法实现满大街充电桩,只能尽可能的多安排充电桩)

4、加大电池容量:手机的电池容量,近年来也是不断迭代,续航时间也不断延长。

(电动车电池容量也在上升,只不过车主感知一般)

5、电池拆卸:早期非智能机时代,很多手机都有两块电池,可以拆卸,更换。一块电池在使用之时,另一块充电,可以保持手机永远有电。

(这个理论可以实现,像目前的很多共享电动车,都是直接拆卸电池)

总的来说,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的确是未来不可逆的趋势,但新能源车还需要持续进行技能迭代与更新,给车主更多的安全感。人们才会更放心的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