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关停?知名合资车企工厂宣布搬离上海,员工被调岗!


据互联网消息显示,上汽大众位于上海安亭的三座整车工厂正在进行产线调整,其中主要生产大众Polo斯柯达晶锐等小型车的第一工厂目前已永久性关停,该厂部分产线将搬迁至江苏仪征,员工正接受培训并将前往新的岗位。另有消息人士称,上汽大众第二工厂为了充分利用现有产能,已启动合班方案,上汽大众第三三厂在2023年下半年启动合班的概率也在增加。自此,在上海深耕40年的第一工厂,即将全面搬离上海。

对于网传消息,大众方面向外界表示,这是整体升级转型合理规划上汽大众旗下电动车和燃油车生产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在充分考虑到上海安亭地区土地资源稀缺的大背景下,上汽大众自2015年起,就开始实施“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逐步推进安亭生产基地转型升级。之后几年,上汽大众按照既定策略稳步前行,2017年,第二工厂升级改造;2018年,MEB工厂开始建设。

上汽大众方面还表示,第一工厂在完成转型升级后,燃油车型(包括Polo和途铠)的生产任务将转移至仪征工厂,充分用足上海之外生产基地的潜能。与此同时,上汽大众第一工厂的员工将接受新的培训,并被调往MEB工厂及其他工厂。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大众第一工厂搬离上海的消息同时也得到仪征方面的证实,据《仪征众声》发布的消息显示,上汽大众仪征工厂在2023年一月份就已经开工建设,部分设备已经安装,该工厂全面投产后,或将为仪征创造14.9亿元的税收。

有分析人士称,上汽大众关停上海第一工厂并在江苏仪征新设工厂,至少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大力发展电动车和降低经营成本。

第一,大力发展电动车

与传统燃油车巨头-丰田汽车相比,大众对电动车的包容性似乎更强,而且也更加了解中国消费市场。如果是其他汽车品牌关停工厂,外界会一致认为该品牌不行了;大众关停工厂,外界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转型升级。这也许就是大众与其他汽车品牌的区别所在。事实上,大众集团在过去几年一直在电动车领域发力,并不惜斥巨资投入到电动车研发及生产。2023年5月28日,大众安徽宣布新增231亿元投资,用于电动车型研发,试图将大众安徽打造成一个区别于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之外的“第三大众”。有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大众电动车累计交付2.15万辆。外界预测,大众电动车销量在稳步提升,而这一销量需要依托新的生产能力。

第二,降低经营成本

上汽大众对外界表示,上海安亭土地资源稀缺,可以说是寸土寸金。相对于江苏仪征来说,安亭的场地成本及用工成本的确没有优势。换句话说,将产能转移至江苏仪征,是为了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关于大众工厂的关停,有不少网友表示,这已经算是最好的状态了,至少大众在上海的其他工厂还能承接“新员工”,原有的员工不会因转移产能而丢掉工作。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