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坐上了滑梯,本田8月销量再度大幅度下滑,消费者清醒了?


本田作为日系品牌三强之一,在国内合资车市场,一直都有着很重要的市场地位,这个品牌在国内合资车市场销量相对比较高,而且本田在发动机调教等方面也有着自己独到的技术储备,再加上思域、雅阁、CR-V等车型长期的口碑加持,让本田品牌在国内市场的表现,一直让人“很放心”。不过从去年开始,本田在国内市场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了。

刚刚过去的8月份,按照本田官方给出的销量数据,本田在国内的销量数据为102257辆,同比下降25.1%,前8个月终端销量数据为72.2万辆,同比下降24%,对于本田这种大体量车企而言,同比下滑25%左右,已经算是大幅度下滑了。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本田在销量方面遭遇了如此大的冲击呢?

首先,我们不得不说,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对合资品牌造成了不可逆的冲击,由于很多国产新能源汽车在产品设计、智能化、价格等方面,相比于同比级别的合资品牌车型,有着肉眼可见的优势。而且当国内消费者见证了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拉胯的表现之后,大家对于国产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就更上一层楼了,所以很多合资品牌,都在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冲击范围内。

只不过,像本田这样的品牌,受到的影响可能很大!众所周知,本田在国内的合资车市场,品牌形象几乎都是以家用为主,家用车的优势,本质上就是要安全、可靠性还省钱,在以前的燃油车时代,本田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但是现在,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降维打击,这些优势似乎一夜之间就荡然无存了,就拿省钱来说,油耗低的确算是本田的一个优势,但是相比于那些纯电车、插混车,完全就不在一个水平上。对于用车成本比较敏感的用户来说,现在多了一种选择,放弃像本田这样的品牌产品,也很正常,毕竟本田的品牌吸引力,并没有那么强。

新能源汽车的冲击,显然只是本田销量遭遇大幅度下滑的一个原因,我们常说,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本田足够强势,或者对市场洞察更加敏感,销量也不会下滑。但是本田和其他日本车企一样,在这一块的表现真的不甚理想。

比如本田皓影的插混车型,作为一款紧凑型插混SUV车型,WLTC续航里程仅有73公里,起售价高达22.09万元,这样的价格,完全可以买到尺寸大一圈、级别高一格,纯电续航里程达到112公里的比亚迪唐DM-i冠军版车型了,试问,皓影插混车型,有哪方面比唐还强吗?所以就是这样高价位、低产品力的思维逻辑,至今没有改变,像皓影混动这样的车型,本身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可能在本田看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热,随便推出一款插混车,就能大卖,但事实是,压根就卖不动。

而且随着信息越来越对称,本田品牌的一些短板,也会被迅速传播,比如之前思域在中保研侧面碰撞测试中被撞断B柱,皓影在中保研正面碰撞测试中A柱弯折,却得到全优评价,导致中保研差点停摆。那么有一说一,现在的本田,在安全性这一块,口碑表现,怕是一般吧!

当然了,本田现在的销量表现,也离不开日系“同行”的助攻,随着日系品牌被国产新能源冲击,丰田率先开始在价格方面展现“诚意”,包括卡罗拉、RAV4等车型,先后开始释放优惠,有些车型优惠幅度还不低。本身在国内市场,丰田的品牌影响力就要比本田更强,多年价格坚挺的丰田开始释放优惠,也让丰田成为日系三强中销量表现最坚挺的品牌,当然,也可以说,现在的日系三强,只剩丰田一强了。

所以其实,8月份销量大幅度下滑,前8个月销量同样大幅度下滑,已经展现出了本田在市场层面的窘迫,本田燃油车深受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之前的很多产品优势被“化解”。新能源汽车这一块,推出的产品没有多少诚意,消费者认清现实之后,更愿意选择国产新能源汽车产品,在这样的情况下,假以时日,恐怕本田在国内市场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