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中国车企”,为振兴德国车企,政府宣布投资超1100亿欧元


日前,德国总理朔尔茨在2023慕尼黑车展宣布了一项有关德国汽车制造未来发展的激励计划。旨在帮助德国车企消解中国智能新能源车带来的压力,鼓励德国车企会通过压力,激发“创新驱动力”。同时,宣布联邦政府会为此投资超过1100亿欧元,按照当前的汇率,约合人民币8600亿元,为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提供支持。

事实上,在这次计划的公布之际,德国乃至整个欧洲汽车制造业都笼罩在一层焦虑不安的气氛中。

作为世界五大车展之一的慕尼黑车展,是欧洲规模最大的车展,今年却被中国车企喧宾夺主,参展厂商大概有40%来自中国,也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重点。而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慕尼黑车展都是德国本土车企秀肌肉的舞台。

车展期间,宝马的齐普策也表示了自己的忧虑,认为欧盟现在禁止内燃机的政策,会促使传统汽车品牌跟中国的新能源车直面竞争,但传统品牌或许并不具备优势。

大众的相关负责人则认为,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德国车企应该像中国友商学习,比如缩短新车研发时间。而相关的计划或许能够大大提升大众的ID.系列的产品矩阵推出进度。事实上,大众的新能源车型已经在提速研发,去年底刚刚完成设计图的ID.2,今年3月就发布了ID.2all概念车,大幅缩短了大众的研发周期。

如果说在中国的车展,中国车企表现强势,通过行业领先的智能和新能源产品占据了 舞台的中心,还有本土政策引导的优势,跨国车企还有借口可言。那么在德国本土的知名车展,德国车企被中国车企盖过风头,可以说是中国车企实现弯道超车的又一次例证,诠释了对海外车企越来越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