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主说“纯电动汽车充电省钱,1公里花费还不到1毛钱,开了新能源车再也不习惯开油车了”,可作为一位开了5年新能源汽车的车主,我只想说,新能源汽车到底怎么样?不要听别人怎么说,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了解。
老司机经常说,看一辆新能源汽车到底怎么样,跑一趟高速,与燃油车之间的差距一目了然。

国庆假期,朋友开着纯电动汽车自驾游,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刚上了高速就有些后悔了。
朋友说他的纯电动车续航有510公里,按以往的续航经验,跑230公里左右需要进行充电,但没想到,这个假期实在太堵了,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放假的第一天,一大早出发,刚上二环路就开始堵车,一路上走走停停。

才跑了180公里,续航就只剩80公里,于是赶紧导航到最近的服务区充电,到了服务区才发现充电站里面已经有10多辆新能源车在排队了,服务区规模小,只有4个充电桩,其中还有一个是坏的,还有一个桩提示不兼容。
即使每辆车充电1小时,至少也要等3个小时,但又没办法,距离下一个服务区还有50公里,就近下高速也没有充电桩,只能继续排队等待,排队3小时,充电1小时,原本开油车只需3个小时的路程,而开纯电动车足足花了7个多小时。

其实对于开纯电动汽车的老司机来说,每逢节假日,宁可借燃油车也不愿意开纯电动车上高速,但对于一些新手总想试试,加上只有一辆纯电动车,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还是出了意外。
对于新能源汽车,很多因素都会影响续航,尤其到了冬季低温天气,电池受低温影响较大,充电和放电性能都要打折。

另外高速路上车速很快,耗电也大,加上开空调、音乐等耗电设备,原本官方标称续航500公里的车型,在这种环境下,实际续航至少打5-6.5折,也就是说,实际只能行驶260-320公里左右。
开纯电动汽车跑高速,单程超过200公里以上,要说没“续航焦虑”那肯定是假话,当剩余续航不足100公里时,第一时间就会想着找充电桩充电,当剩余续航不足50公里时,不敢跑快,不敢开空调、不敢开音乐。

每行驶几百米不由自主就会看一眼仪表盘,看看还能跑多远,剩余续航不足20%,此时内心多少有些焦躁不安,担心突然没电,突然停在高速路上,这样危险还尴尬,那一刻,我想就是所谓的续航焦虑吧。
其实,现在市面上很多纯电动车型,自身续航都已超过500公里,甚至突破1000公里,实际续航够用了,之所以有续航焦虑,主要痛点还在于充电慢、充电难,要是未来能做到“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充电桩配比足够,相信到那时候很少会有续航焦虑。

除了充电慢、充电麻烦,纯电动汽车综合用车成本并不见得比油车低,新车溢价高,同样10万预算,燃油车可以选卡罗拉、朗逸、轩逸等热门车型,而10万的纯电动车型,续航普遍在300-400公里内,这个续航远不能满足大部分车主的用车需求,可选择的车型非常少。
其次,新能源车随着车龄增加,尤其过了5年以后,二手车保值率几乎是直线下降,同样是10万的两款车,卡罗拉油车还能卖4-6万,而纯电动车型可能3万都没人愿意接受。
这还不算几年后维修费用、保险费用,甚至是换电池的差价,仅仅算算买新车多花的钱与二手车亏的钱,就可能比省下来的电费还多,所以说“省油却不一定省钱”。

虽然吐槽了新能源汽车的几大痛点,但不得不承认,新能源汽车在动力性能、舒适性、外观、科技感、功能配置、绿牌等方面的优势是传统油车比不了的。
总而言之,买车时,根据用车需求进行选择,比如说每年行驶里程多,尤其超过2.5万公里以上的私家车、网约车、物流货车等,平时活动半径在200公里范围内,家里也方便安装充电桩,那选择新能源汽车就很不错,反之,还是选油车更省心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