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备而来!捷途旅行者海外版实车悄然路试,首曝“T2”命名


提到捷途T-2,首先想到的就是前期官方提及的硬派越野SUV车型,也就是带有大梁的非承载式结构的新车项目,这也是国内目前认可的信息,但就在近期,又拍摄到了一台旅行者,尾部竟然悬挂的就是T2标识牌,这一圈下来把人给彻底整懵圈了,当然国内确定是“旅行者”命名的前提下,这新出现的T2标识牌不出意外就是专门针对海外市场的了,原因倒也简单,国内大家熟知的T-2是一个车型项目编号,而此次拍摄的则是车型命名,这么一解释,大家也就能理解了吧?但问题的关键是最新的招标信息里,竟然也出现了一些偏向承载式的相关信息。(图文未经本身许可,不得擅自使用、转载)

先来看看车型本身,属于无意中偶遇到的,单看外形那和国内销售的旅行者没有任何的差别,至于尾部要是不仔细看的话,完全发现不了任何端倪,关键这标识牌位于副驾驶一侧,如若不是车停马路中间,根本发现不了(停马路边的话视线正好被中间的便携旅行盒给遮挡住了),路过的时候瞄了一眼,才能觉察到这一丁点的细微变化。

放大图片后,就看的很清晰多了,直接就是T2的标识,而且并非是临时做的标识牌,仔细看T字母本身的表面有一些纹路(横杠中间有一根斜角凹线,竖立部分则类似回形针),显然是接近美术体的思路,下端的XWD代表是四驱版的,也说明这车是2.0TGDI发动机的车型。

再来看看整个尾部,发现问题了没有?并没有出现“奇瑞汽车”四个汉字,顺带一提,现在捷途汽车称之为“捷途事业部”,后续奇瑞新能源公司这个原先独立的个体也会归为“事业部”的行列,譬如奇瑞新能源事业部,以后资源共享就更为便捷了,当然各个事业部依然有一些自主权,只是产品的规划层面会按照整个集团的战略来分配各自的定位,如捷途事业部现在的定位就是硬派越野、硬派越野皮卡等车型为主,这就是为何捷途汽车原先尾部标识牌由“奇瑞捷途”直接切换为“奇瑞汽车”的主因所在。

没有出现中文标识,这已经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了,但是顶端的JETUOR字母标反而存在,不用多说了,说明中文标识信息就是被刻意的取掉了,很明显这是针对海外市场的,在国内可以称之为旅行者,大家都是从小在中文里浸润长大的,不用中文反而没法识别,但是海外市场就没这习惯了,中文再热门,也是少数人学习,因此最终还是决定要用一个简单实用的海外命名,就是没曾想竟然启用的是T2命名,多少有些意外,不过转念一想,似乎明显了点什么。

还记得前期曝光的T1L车型信息了吗?其实这也是承载式的车型,风格也是偏向硬派,只是不像旅行者那般硬朗,更接近哈弗大狗的定位,但是该车自然也会出口,尺寸略微偏小一些,如此情况下,出口版的命名很有可能就是T1,如若推测正确的话,这就算理顺了,与国内是完全不一样的命名体系。

与此同时,拍摄到出口版T2的同时,晚上的招标信息里,赫然出现了T-2的招标信息,注意这次招标信息里提及的就是“捷途事业部”了,正式确定归属控股集团统一调配车型,T-2项目本身应该是没什么疑问了,自然就是前期多次提及的T-2纯硬派SUV了,只是这里没想到的是提及的是混动高端越野SUV,有混动车型倒也没太多的意外,新能源毕竟是大势所趋。

既然定位高端,那么后面提及的主被动悬架,乃至操稳性能要强于竞品标杆的信息才是重点,查阅了一下四月发布的截图T-3底盘解刨展示图,看来基本差不多了(起码T-3底盘展示图里能看到空悬的出现),唯一不能确定的就是捷途T-3走的是增程技术路线,T-2还没有明确,是增程还是插电混动的路线。

提及T-2项目就是简单做一个说明,与此次拍摄的T2出口版做一个明确的区分,原因倒也简单,看看这次拍摄的T2出口版的后悬下控制臂和螺旋弹簧的出现,很明显是和T-2的主被动悬架方案没任何的关联了,也不可能定位高端化,当然这种结构的好处就是结实耐用,要知道捷途车型在海外市场售价也不便宜,按照捷途旅行者的国内价格来分析,出口到海外的价格,恐怕折合人民币会达到三十万上下,了解即可,只是觉得这次命名的出现挺有意思的,所以顺带水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