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密集定增加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国内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工信委网站日前公布统计数据称,2015年1-5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5.36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新能源汽车政策不断加码。
 
  如此行业形势下,各大上市公司纷纷募资投向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是5月份以来,以比亚迪150亿元的定增为标志,先后有10家上市公司公布新能源汽车定增方案,总募资额逾300亿元。“供不应求”的动力电池和充换电设施,成为募投的两大重点领域。
 
  重点布局两大领域
 
  在新能源汽车产销快速增长以及利好政策不断出台等因素刺激下,上市公司不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 力帆720投资力度。仅5月以来,便有包括比亚迪、力帆股份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募资加码新能源汽车领域,总募资额逾300亿元。
 
  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高达150亿元的定增方案尤其引人瞩目。比亚迪6月3日晚披露非公开发行预案,公司拟以57.40元/股的价格,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6132万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0亿元。其中,铁动力锂离子电池扩产项目总投资60.23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60亿元。该项目完成后将新增动力电池生产能力6Gwh/年,全部用于满足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的需要。
 
  比亚迪表示,2014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约9倍,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6倍,预计未来公司新能源汽车将保持快速增长。此次募投项目实施完毕后,将有力提升公司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供应能力,为公司提升新能源 海马M3汽车产销量和市场份额提供保障。
 
  去年下半年,比亚迪双模混动车型“秦”一度供不应求,未交付订单曾超8500台。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当时坦承,比亚迪“秦”在产能上没敢大胆规划,电池成为秦车型产能的瓶颈。
 
  2014年之前,由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缓慢,加之大量企业加快电池行业,动力电池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十分低下。进入2014年后,新能源汽车需求释放,特别是2014年下半年由于销量的快速增长,部分电池企业出现供不应求局面,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也从2013年28.4%上升至2014年61%。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动力电池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把动力电池作为今年募投的重点。曙光股份6月1日晚公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公司拟以6.99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8821.19万股,募资总额不超6.17亿元,用于收购并增资亿能电子,切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此外,力帆股份、杉杉股份等上市公司也纷纷定增投向动力电池项目。
 
  同样“供不应求”的充换电设施则是上市公司募投的另一大重点领域。2015年,全国计划建成充电站数量达到1549个,建成充电桩达到24万个。而截至2014年底,我国仅建成充换电站723座、充电桩2.8万个,与规划相去甚远。2014年5月,国家电网宣布放开充电站建设权限,明确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慢充、快充等各类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市场。
 
  政策密集加码
 
  上市公司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背后,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码,陆续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扶持政策。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再次提到国家战略高度。5月8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要求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4月29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公布了2016年到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政策。《通知》特别明确了补贴退坡标准,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华泰证券指出,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逐年退坡,销量却年年上涨,新能源汽车正在以越来越成熟的形象,得到市场的认可。国家财政补贴退坡幅度的大幅增加,正表明国家正在慢慢淡化“护航手”的角色,市场即将进入成熟发展的阶段。
 
  6月4日,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布《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自7月10日起实施。相较之前的征求意见稿,《规定》对企业资质的要求大幅降低,删掉了“具有3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条款,并明确新建企业投资项目的投资总额和生产规模不受《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有关最低要求限制,由投资主体自行决定,同时将征求意见稿中的“新建电动车制造企业的投资主体需具有稳定业绩、收入和融资能力”,改为“需具备与项目投资相适应的自有资金规模和融资能力”。《规定》的发布将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各级地方政府的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也不断加码。5月19日,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发布《关于纯电动小客车不受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措施限制的通告》。通告规定,自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4月10日,北京市牌照的纯电动小客车不受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的限行措施限制。另据相关媒体报道,进口纯电动汽车松绑摇号政策已经纳入2015年北京市重点工作计划当中,主要是将进口纯电动汽车纳入新能源汽车摇号的政策中,并要求年内完成对进口纯电动汽车的备案工作,最终方案将由北京市经信委发布。
 
  6月8日,上海市交通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和市房管局联合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上海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新建住宅小区、超市卖场、商务楼宇、党政机关等,以及独立用地的公共停车场、停车换乘(P+R)停车场,应按照不低于总停车位10%的比例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
 
  四川省、石家庄市、广州市等地近期也都先后公布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