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启停有多少人一上车就关?老司机给了答案,你同意吗?


现在汽车上的配置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和之前单纯的交通工具定位相比,今天的汽车在科技性方面越来越亮眼,在娱乐性方面也越来越时尚,更重要的是实用性也越来越被大家认可。

但这并不代表汽车所有的配置都是必不可缺的,也有一些只是为了能在汽车的整体售价上有所提高而搭配的无用配件而已,比如自动启停功能。

什么是自动启停功能?

当汽车停止运行之后,汽车的发动机并没有休息,而是一直处于待定的状态,这时只要驾驶员一脚油门,发动机便会有所感应第一时间启动。

这在行车的状态中似乎并没有什么弊端,但是现在的交通状况堵车严重,汽车本身就处于怠速中,如果一脚油门发动机又立刻启动,反复的启停必然会对汽车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减短它的寿命。

既然自动启停功能如同鸡肋,为什么当初设计者还要增加这一项功能呢?

相信很多人都会表示它最大的功能就是省油,因为在一段比较长时间的等待过程中,有的自动启停装置,就会自主地让汽车处于熄火状态,不至于让发动机连轴转,自然也就会省油。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自动启停的省油功能似乎并不让人们满意,很多时候只是摆设而已。

其实自动启停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省油,而是为了环保

这就让大家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如果仔细想一想,在汽车上增加了这样一项功能,那么对于汽车尾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会有所降低,自然对环境的保护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只是这对于很多车主而言并没有切身的利益,毕竟大部分的人还是会更关注于自己的经济利益,所以会觉得它的目的就是省油。

很显然和节能相比,环保更为重要,因为它是对整个社会都有所贡献,所以即便很多人不太认可这项功能,我们都要对它的设计初衷表示称赞。

那么自动启停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这项功能在国外的路段是非常实用的,它的优势能够发挥到最大,使汽车在很大程度上做到省油。

但是我国的堵车情况严重,哪怕是中小城市也难以逃避堵车的命运,这就使得自动启停功能显得有些多余。

因为发动机不断的启动,紧接着又处于熄火状态,所以不仅不能达到省油的目的,反而会增加油耗。

更重要的是对发动机的伤害很大,所以很多老司机上车后都会关闭这项功能。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否认它的省油功能,只是在我国的路段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它的优势而已。

自动启停功能使得汽车在启动的时候会有明显的抖动感,让车内人员难以有舒适的体验,而且会导致车载电瓶有着较多的损耗,这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所以关闭这项功能就显得尤为必要。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自动启停功能会更加完善,这样大家上车后也就不会第一时间关上它。

不知道大家在开车时有没有关闭自动启停功能的习惯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