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自主一哥”回来了,净利预增超20亿,向吉利汽车发起挑战


最近两年,汽车行业遭遇“寒冬”,今年更是雪上加霜。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1-6月份,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1.2万辆和1025.7万辆,分别同比下降16.8%和16.9%。行业洗牌明显加快,像拜腾、博郡、赛麟等造车新势力相继倒下,众泰停工停产,力帆进入破产重整。不过也有部分车企抗住压力逆势增长,例如长安汽车

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前十五名企业中,仅有三家实现增长,分别是长安、一汽和潍柴。销量排名前五的车企中,上汽、吉利、长城和奇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唯一实现同比增长的是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9%至39.6万辆。

今年7月,长安汽车销售16.49万辆新车,同比增长38.5%。其中,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单月销量达到123548辆,同比增长达49.9%,连续四个月呈现上升势头,销量增速继续领先行业。

公开资料显示:长安汽车是中国汽车四大集团阵营企业,拥有158年历史底蕴、36年造车积累,推出了CS系列、逸动系列、锐程CC等经典产品。2014年,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产销累计突破1000万辆。截至去年11月,长安系中国品牌用户累计突破1800万,领跑中国品牌汽车。

长安汽车的前身是1862年李鸿章创办的上海洋炮局。上世纪50年代开始汽车仿制,通过对外国吉普车的研究,仅过一年多时间,就开发出“长江牌46型吉普车”。进入70年代,针对当时国内汽车市场“缺轻、少重、无微”的窘境,长安决定从微车入手,进入汽车领域。

万事开头难。他们决定引进日本铃木公司的产品和技术,成功生产出“长安”牌系列微车。不过照搬图纸,难免受制于人。只有走自主创新道路,才能有话语权。90年代末,长安汽车推出了自主品牌“长安之星”,并且成为首款通过安全碰撞测试的微车。凭借极高的性价比,连续八年登上微车销售冠军宝座。

04年的时候,推出了全新概念的“长安CM8”。这是国内第一款自主开发、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都市多功能车。随后瞄准了市场机会,开始大力发展自主品牌乘用车,成为国内第一个销量超百万的自主车企。

在2016年净利润实现102.85亿元的高峰后,长安汽车的发展不算太顺利。由于在SUV领域花费太多精力,导致轿车业务逐渐落后,其竞争力开始出现下滑,自主品牌“一哥”的位置被夺。去年出现亏损26.47亿元,同比下滑高达488.81%,这也是公司上市23年以来的首次亏损。汽车销量176万辆,同比减少15.16%。

不过好在,长安汽车及时调整过来。今年上半年预计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20亿-30亿元,同比增长189.28%-233.93%。在寒冬之中站了起来,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这与其坚持修炼技术“内功”密不可分。

截至目前,长安汽车在全球拥有15个生产基地、35个整车及发动机工厂;并在中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美国和德国形成了“六国九地、各有侧重”的全球化研发体系,拥有1万余人的工程技术团队。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都超过销售收入的5%,研发实力连续十年位居行业第一。

长安汽车正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大力推进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和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加快突破智能化、电动化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预计到2025年,实现收入超3000亿元,销量超300万辆。这一目标能否实现,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