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国内让你10万多选择轿车的话,你会选择哪一款呢?对于这么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每一位车主都会有着不同的答案,如果预算充足的话,我相信它们会把视角放在国内一些比较潮流的合资车领域,因为品质有保证且保持了还高。那么在国内城市居家代步的车主会选择轩逸、卡罗拉,喜欢提速快、推背感强烈的会选择朗逸、速腾等车型,基本上在国内紧凑轿车领域绝大部分的销量都被这几款车型全面覆盖了,换句话说以上这几款车型都是国内轿车中的“王者车型”,但其实在它们高销量的背后也是有着非常残酷的营销模式,特别是大众集团,因为前半年车型中保研的碰撞测试受挫,导致旗下部分车型在销量方面都受到了阻碍,特别就是国内的轿车市场,一直到现在连续几个月都还没有恢复如初,如果凭借真实实力在竞争的话,那么大众集团在国内的合资车完全不输于同级别其它车型,同时开出去在档次感、舒适感、安全性配置方面也比较符合当下的年轻消费者,但因为前期的“中保研”影响,不得不让大众在国内开启“以价换量”模式,从11.29万跌至8.29万,30天卖40984台。

或许在这个时候,大家会问单月拿下39595台已经非常优秀了,基本上不给国内其它车型留任何活路,但对于这款争强好胜的轿车来说,这样的销量和它的综合实力根本不成正比,记得在去年的时候,这款车型全年拿下了517192台,在国内轿车市场里面稳稳的第一名,但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公布了1月份—10月份的销量了,它在国内的总销量只有332681台,即便是最后3个月发挥特别优秀,也是没有办法去打破去年的辉煌战绩。

而当你去看它同级别最大竞争对手的时候,你会发现轩逸在10月份单月拿下了56201台,在销量层次方面已经狂甩它一大截了,最可怕的是轩逸在国内优惠政策非常少,基本上都是几千块左右,但这款大众朗逸却偏偏相反,在国内上市的2021款已经有了3万左右的降价,其中2021款 1.5L 手动风尚版 已经从11.29万跌至8.29万了,在这里强调一下,这个价格是部分地区的裸车价。同时大家比较喜欢的自动挡也已经从12.49万9.49万起了,虽然在指导价格方面高一些,但在优惠政策方面却很明了,比较适合一些喜欢德系车型的朋友入手。

那么大众在这个时候开启“以价换量”的原因很明显,就是要在今年最后几个月里面放手一搏,说白了就是为了超越同级别的日产轩逸。要说两款车型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其实主要还是看每一位车主的驾驶习惯,在保值率、城市油耗、耐用性等很多方面日系做的都比较不错,但德系自身的舒适感、高速油耗低、提速快、推背感强烈也是国内很多年轻消费者喜欢的,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以上两款车型进行选择。如果你平时跑高速比较多,那么大众朗逸肯定是要比轩逸更加值得入手,而像朗逸1.5T版本马力也很足,破百最快8.3秒,匹配的也是当下比较潮流的7挡双离合变速箱,日常驾驶方面完全够用,如果当初没有家族的“负面影响”,我相信朗逸在国内的销量可以做到碾压轩逸。


先说大家比较注重的空间效果方面,大众朗逸所提供的长宽高为4670mm、1806mm、1474mm,轴距为2688mm,对比于曾经的老款朗逸,不管是在长度、轴距方面都作出了细微调整,在空间效果方面越来越符合国内消费者审美了,同时后排座椅采用的也是高质感座椅辅助,当你坐下去的时候会发现比较硬一些,还支持前后调节、前后调节、比例放倒、前/后中央扶手等很多实用性配置组合,对于国内一些年轻的消费者来说,朗逸的表现相对来说比较出色。而在安全性配置方面有着防盗锁、儿童座椅接口、无钥匙启动、ABS防抱死、主动安全系统、制动力分配、刹车辅助系统、胎压报警等等配置。


至于外观设计方面,可以看出朗逸前脸采用的多横条进个栅设计,且在进个栅细节方面还做出了精细化处理,中心位置有着三V车标进行辅助,已经和两侧LED链接,让整车前脸看起来更加精致、高档。而在进个栅的顶部还有着一条贯穿前脸粗狂腰线,进一步增加了整车高端、大气的氛围。来到侧面,腰线的拼接设计和国内迈腾差不多,而溜背式车顶看起来也要比其它车型更加明显,虽然车长不到4米7,但直观的效果要比4米7看起来更加修长一些。站在我的角度,在这款朗逸身上似乎看到了商务感比较强的B级车迈腾,它所营造的小型商务气场完全不输于同级别其它车型。

转入车内效果方面,可以看到车内的风格设计很经典,但新版本对中控屏幕布局方面也作出了升级,我个人感觉比较年轻、时尚化,也要比同级别其它车型更加新颖,尤其是在中控屏幕方面,操控起来也比较便捷,还支持语音控制识别,整车的感觉就是科技感满满。而在动力效果方面,在朗逸身上有着1.5L、1.4T两个版本,当然两款发动机都是L4类型的四缸版本,其中1.4T的可以爆出150马力,最大扭矩效果为250N.m,在7挡双离合变速箱的情况下,最快实现8.3秒破百,这样的感觉真的很香。而1.5L的版本表现一般,比较适合城市上下班、居家使用,当然日常买买菜也是可以的。悬架调校方面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总感觉在悬架方面差点意思。


总之,其实大众对这款朗逸在国内实现“以价换量”的营销模式,主要还是想在国内赢取更多销量,对于一辆特供车型,在国内走量才是谋求利润的唯一出路,同时朗逸自身所提供的舒适感、档次感、实用性、安全性等很多方面的表现都不错,且自身在国内还有着优质的口碑度,相信在未来几个月之后,这款从11.29万跌至8.29万,30天卖40984台的大众朗逸表现会更加出色,让我们一起来期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