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家用汽车也经历了从小轿车到中高端SUV等车型的升级。有很多国产车,在升级过程中,终遭到淘汰。如曾经风靡一时的“夏利”虽然现在我们觉得很“土”,早在八九十年代,那可是身份的象征,如今却已“退出”了汽车市场。
还有以“山寨”车闻名的众泰汽车,辉煌时曾被评为十大自主品牌,却在大肆玩弄资本和“山寨”的道路上一路走到黑,终究面临着被激烈的市场“抛弃”的窘境。据说,老板应建仁和他的侄子已经套现“跑路”了。

从“打铁”到“生产汽车”,应建仁2005年创立众泰汽车
众泰汽车的老板应建仁,1962年生人,祖辈以“打铁”为生,但作为一个商人,他的内心是不安于现状的。1996年,看到了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应建仁和妻子借了8万,成立了一家专门生产汽车配件的五金厂,叫铁牛实业公司。
靠着做实业,应建仁积累了不少财富。2000年后,应建仁发现了汽车行业的前景,收购了一家壳公司,从台湾引进了一条丰田特锐车型生产线,开始由汽车零部件转向整车生产。2006年,“众泰2008”汽车问世。

在汽车行业发展的黄金期,众泰汽车很快在国内汽车市场有了一席之地。2008年,众泰汽车收购湖南的江南汽车。2009年,凭借着众泰2008、江南奥拓等多款车型,市场销量达10万多辆,销售额60多亿。
抓住两次商机,众泰2016年销量达33.2万辆
可以说,作为一个商者,应建仁有着非常敏锐的商业嗅觉,抓住了两次商机。一次是模仿,2010年过后,中高端车型开始升温,众泰汽车瞄准时机,适时推出中端车型,但众泰走的却是“山寨”路线。在2013年模仿奥迪Q5,推出众泰T600。在2017年,更是将“山寨”转移到了“保时泰”,网友戏称这是众泰的巅峰之作。它因外形酷似保时捷,售价却只有保时捷的十分之一,迅速受到了大众热捧,十分畅销。

二是补贴,2015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黄金期,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国家开始出台一系列的补贴政策。此时众泰汽车,趁势入局,推出云100、T11等车型,2015年实现销售21.9亿元的好成绩,但是高达52%的补贴也成为众泰后来发展的隐患。
两次敏锐的捕捉商业趋势,让众泰汽车在2016年创造了销量33.2万辆,跃居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前十名。但是随着新能源政策补贴的减少,2017年、2018年,众泰汽车销量也大幅下降。到了2019年,众泰汽车销量仅为11.6万辆。

重视“资本运作”,不顾产品研发,亏损百亿
应该说众泰汽车在一开始创立时,应建平就一心上市,2003年、2007年分别买下两家“壳公司”。众所周知,“壳公司”就是所谓的具有上市资格,实际是经营却很差的“代售羔羊”。但上市的决心,也让他逐渐走入了“资本运作”的怪圈。
2015年在时机逐渐成熟以后,应建仁开始计划上市,他让外甥成立永康众泰为壳,把众泰制造和众泰新能源装进去,这样一通操作后,只有22亿元资产的永康众泰,摇身一变成了116亿元的上市公司。

但上市背后,难掩没有“核心竞争力”的真相。一直靠山寨闻名的众泰汽车,很快遭到市场淘汰,随之,能源补贴的减少也让众泰汽车,逐渐暴露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本质。2020年4月,众泰汽车透露2019年,主要营业绩亏损92.94亿元。众泰汽车已被实行“退市风险警告”。
2020年10月30日晚,已经更名为“*ST众泰”的众泰汽车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预计2020年全年净利润亏损33亿元至22亿元。

众泰汽车的衰败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古人那句老话“打铁还需自身硬”。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再多的“舞弄”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只会加速其崩塌的速度。你觉得,众泰汽车还有机会翻身吗?欢迎留言和小编分享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