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这是对于投资时机最恰当的一句评价。无论什么市场,看准时机,干净利落地出手。即便不能成为一枝独秀,也可以赚得盆满钵满。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已经有无数商人因为“站在”了风口上,获得了别人难以企及的成功。而近些年商人们争相入场的投资市场,就是新能源汽车。不过这次大家入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些商人是真的想要做好新能源汽车,比如依靠合肥国资委起死回生的蔚来李斌、有些商人则是想圆好他的造车梦,比如“下周回国”的FF贾跃亭。

以上这两位商人至少都是想要做出新能源汽车的,而众泰的应建仁就很过分了。他只是借着国家的好政策,让危机四伏的众泰上市,然后自己在市值最高时套现离场。最后留下一个年亏超百亿的国内车企,只能无奈宣布破产。可是谁又能想到,曾几何时,应建仁还是浙江国产车企的代表人物,巅峰时与李书福齐名,甚至还有不少人预测他必将超过李书福。结果如今吉利早成为国产汽车代表,众泰却留下了一地鸡毛。

出生于1962年的应建仁,家族世世代代传承的职业就是打铁。而本该继承这门手艺的应建仁,看到了当时下海浪潮里的无限商机,也开始学着创业,而他接触的五金行业与打铁也不无关系。一开始,家人们以为应建仁是心血来潮,但是没想到他的商业天赋实在出众,从最初借的八万元开始,应建仁在五金业里稳步发展,更是在1996年有了自己的第一家五金厂——铁牛实业。
也是时代造就人才,应建仁创办五金厂的时候,正值我国汽车市场与国际接轨。大量海外汽车品牌在国内设厂,可以生产各种汽车零部件的铁牛实业,也因此得到大量订单,迅速发展了起来。

而应建仁深知,经营一个小五金厂没有什么前途。于是借着国家经济腾飞的东风,他也顺势开始了自己的多元化发展。先是五金、然后是电子元器件、再是房地产,最后就是最烧钱的汽车业。
很明显,应建仁并不满足于给其它汽车厂提供零部件,他想要获得更多的利润。而收益最大的方案,就是自己进行整车制造,于是众泰汽车品牌应运而生。有的人觉得他太着急了,完全烧不起这些钱。但应建仁不在乎,他先是收购了两家带有汽车方面经验的公司,接着又直接从海峡对面买来了一整条生产线。

虽然很多东西都是直接买来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不到几年时间,应建仁的众泰汽车就成型了。而让众泰打响品牌名气的,并不是过硬的质量,而是过硬的模仿能力。2013年,这是众泰汽车几乎人尽皆知的一年。因为它通过耍小聪明,通过难以鉴定抄袭的模仿,以那些年的大爆款奥迪Q5为模仿对象,制造出了一看就是盗版的T600。虽然知道是盗版,但仿造得很有味道,所以一经推出,销量大好。一时间,应建仁和他的众泰风头无两。

但应建仁心里很清楚,没有核心技术,靠模仿撑不了多久。等到市场成熟了,众泰一定会被市场淘汰。而要发展核心技术谈何容易,于是应建仁的做法,就是实际放弃发展,表面上通过各种华丽的包装力求上市。而在这些包装里,最让人后来直呼上当的,就是新能源汽车。借助国家的巨额财政补贴,应建仁制造出众泰新能源汽车非常受欢迎的假象,众泰也借此换壳成功上市。
在把品牌运作上市之后,应建仁迅速套现了大量股份。那时他还信誓旦旦地表示,只是为了展示品牌价值,自己一定会永远守护众泰。结果当众泰曝出各种问题,市值狂跌百亿的时候,应建仁却不见了身影。生意人的“信誓旦旦”,就是这么讽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