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网友说法系车底盘扎实用料好,不烧机油价钱便宜,既然拥法系车的粉丝这么多,为什么东风雪铁龙全部车系的单月销量一直都很差呢?
不管网络上如何地吹嘘,法系车在中国惨淡的销量足以说明一切。那么,法系车为什么会沦落到如此地步呢?个人认为,以下3个原因导致了标致-雪铁龙为首的法系车在中国市场的溃败,无力回天。
1、傲慢
法系车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大众汽车,大众在2000年左右,就把它的新一代车型帕萨特B5和宝来引进中国生产,而一直靠富康独木支撑的东风雪铁龙,明明在国外已经有富康的新一代车型,却不愿意引进,并且也拒绝引进B级车。
直到2002年,雪铁龙才用老富康拉皮出了一款中国特供车型,叫“爱丽舍”,但是这款所谓的新车,本质上仍是一辆富康,产品力仍然是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所以它很快就被同期的别克凯越和现代伊兰特打的抬不起头。
到了2004年,雪铁龙才终于引进了富康的新一代车型,1999年就已经在国外上市的塞纳,最要命的是,雪铁龙可能误以为自己是个高端品牌,给国产版塞纳配了一个2.0的发动机,并且定价高得离谱,自动挡车型起步价高达17万元。
而当时的大众宝来和丰田花冠,自动挡车型起步价都在15万左右,所以塞纳销量非常惨淡,苦撑了两年就黯然停产退市,雪铁龙在塞纳上的神操作,让它成功错过了中国车市的第一段井喷期,丢掉了销量最为庞大的A级车市场。
塞纳失败之后,假如赶紧引进后续车型雪铁龙C4,也能重回A级赛道,但雪铁龙并没有,它决定把C4的轴距拉长,想让它伪装成一款B级车, 以此来拉高价位,这就是2008年上市的雪铁龙“凯旋”,可惜中国消费者也不傻,一看凯旋又窄又长的“香肠“造型,就不是什么正经B级车,所以凯旋不但没能凯旋,还让雪铁龙同时错失了A级车和B级车两大市场。
等它回过神来,市场上已经强手如云,包括大众速腾、本田思域、日产轩逸、丰田凯美瑞等如今最畅销的车型们,都已经全部进入中国,雪铁龙彻底丢掉了身位。
假如它当如不耍凯旋这样的小聪明,而是尽早引进C4世嘉和B级车C5的话,它也就不会这么快沦落为小众品牌,这叫聪明反被聪明误。
2、设计作妖
标致、雪铁龙在中国溃败的第二大原因,是产品设计奇葩,在法系车上面,作妖的设计随处可见,并且由来已久,比如最早的富康和爱丽舍,按喇叭不是在方向盘中心,而是在转向灯控制杆上。
再后来是凯旋和世嘉的中置仪表盘,以及奇特的中心固定式方向盘,当你打轮的时候,方向盘中心是不转的,打轮的过程中什么都操作不了,连按喇叭都不行。
DS复活之后,又开始在车窗升降键上作妖,DS7的车窗升降键,是在排挡拨杆的左右两侧,而DS5的车窗升降键,则飞到了车顶控制区上,分列在天窗控制键的两侧,相比之下,标致的车内功能设计,已经算是比较正常。
但新一代的标致车型,仪表盘的位置非常靠上,跨在方向盘的上面,这对高个子用户来说问题不大,但是对于其他用户来说,方向盘的上沿,会挡住仪表盘,想看清的话,就只能把方向盘调低,又或者把座椅调高,很难获得一个舒适的驾驶姿势。
PSA集团以外的雷诺,设计也没正常到哪儿去,雷诺车型的定速巡航开关,是跟电子手刹安排在一起的,行驶中开关定速巡航,又可能误拉了电子手刹。坦白讲,我至今都不明白,法系车为什么非要挑战用户的使用习惯,非要在车内功能设计上标新立异,玩了一大堆花活儿,最后销量还是被那些不玩花活儿的主流品牌按在地上摩擦。
当然车内的这些奇葩设计,大部分都只是使用习惯问题,适用之后也还能接受,至少要比在外观上作妖好,而法系车在这方面,一向都有着光辉的历史。
比如当年的两厢版车型,雪铁龙塞纳就像一台三厢车屁股被切了一刀,既不像三厢,也不像两厢。还有著名的一厢车毕加索,长得跟个鹅蛋一样,轿车不像轿车,MPV不像MPV。
3、产品质量差
标致-雪铁龙在中国溃败的第三大原因,是产品质量差。法国人不仅在车辆设计上漫不经心,在质量品控上也非常随性,前两年,法系车在汽车质量网上投诉量居高不下。
2019年,东风标致408一年的投诉量超过2000条,是第二名的别克英朗的2倍多,是名副其实的质量糟烂之王。更要命的是,标致408和雪铁龙C4L的质量投诉很多都集中在发动机等核心部件上。
标致408的投诉量,有近三成来自于发动机故障,而雪铁龙C4L的质量投诉中,发动机的占比更是高达六成多,主要集中在发动机烧机油、发动机漏油、发动机抖动异响、发动机功率不足、发动机无法启动等等,发动机故障率居高不下,标致雪铁龙只能进行召回,在2020年1月份,标致雪铁龙召回了搭载1.2T发动机的7款车型,共计9万辆车,占了当月全行业汽车召回数量的七成。
傲慢,设计作妖,质量还差,这就是以标致-雪铁龙为首的法系车,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销量惨淡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