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换成氢燃料电池,氢的危险程度,可比目前的三元锂还要高


首先,氢燃料电池,只是把电池换成氢燃料电池,而且氢的危险程度可比目前的三元锂还要高。碰撞可能发生爆燃。氢燃料电池也不是最近才出来的感念,有10多年了吧,一直解决不了离子交换膜的成本问题。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没有前途的。因为日本的两田垄断了绝大部分专利,全球不会给日本人交专利费。

就像当年的等离子面板,因为被日本人专利垄断了,所以中韩联手走液晶面板路线,成功干掉了等离子。线路不一样,锂电随着特高压的发展会越来越方便,特高压中国世界第一,而且越走越快,新能源充电会越来越方便,比亚迪的刀片和宁德的811也在积极解决安全性问题。这玩意说白了,路是人走出来的,没有绝对的高低,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至于,转子发动机寿命低是个误区,转子发动机如果按照输出的总功来算,寿命并不低,然后,这玩意真成了,简直是为了增程式电动车量身定做的。氢不是取之不尽的,不能从氢元素的多寡来判断,需要考察产氢所需的能源是否是取之不尽来得出结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还是在中美欧。新能源政策和行业规范制定也是这三个市场决定,日本人不赶紧抓紧转型电动和自动驾驶。

可能日本汽车上下游产业链,也要进入沉默的几个十年。氢的危险性是否明白?氢这个玩意很危险,愿意车背着40升气体氢气在路上行驶?如果稍微有追尾,你和追尾的司机一起去上帝哪里去争论是随着责任?万一你在加氢站加氢的时候发生爆炸了,你去那里去要钱去?氢能汽车本质上就是纯电车,氢气电解出来的,要么是工业副产!日本氢电池厉害世界第一,但是我中美欧都不玩,你没市场必须出局!电解氢气,或者其他制备氢气的过程能源利用率很低,可能30-40%?

然后,运输存储的能耗也远比电网大。美国是纯电技术领导者,而中国是盘算着新能源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更重要是要改善能源结构,抵御石油霸权。目前正因为唯独日本掌握了最核心技术,所以中美两国回过头来跟日本人路线基本不可能。如果没有政策扶持而达不到规模化应用,氢电的成本永远下不来,何谈推广。但是民用制备氢气需要大量耗费电能,然后作为动能使用的时候再转化为电能一样,并不环保。

而且,氢气常规条件下很容易爆炸,储存和输送安全问题比电大得多。就因为丰田氢能源技术一家独大,所以欧美中都不会选择氢能源。氢气作为气态能量密度太低了,即便液态也只有汽油柴油大概一半左右。而把氢气液化需要大概-255度(外太空温度)或800-900bar压强(马里亚纳海沟)。更何况我们我们现在根本没有制氢传输液化氢的基础设施网络,但电能网络是现成的!而且因为只有汽油能量密度的一半,我们需要制氢传氢基础设施是汽油的两倍。

最后,氢能也并不是零污染,现在的氢基本开始从天然气里炼化出来的而非电解水,而且还要加上建立制氢传输氢的基础设施的污染和碳排放。最后就是从制氢到在车里转化为动能,效率相比电池电动实在低太多了。一段时间里油和氢可以并行发展,时机成熟氢全面取代油,这是个影响世界格局的东西,方向一定要搞清楚,中国绝对不能落后于日本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