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销量相继出炉,长安表现异常凶猛首超日产


自主品牌,在很多人的眼里无非就是国产品牌,代表的是工业发展的低端向上崛起。这些年来我们的国产自主品牌确实一步步的从被怀疑到走向被广大消费者认可的地步,步履艰辛、可歌可泣。

比如,刚刚从乘联会官方统计的数据,20217月份汽车销量排行前十正式发布,榜单上的排名虽然还是被合资车所占据绝大多数,但排名的顺序就有点尴尬了。总体上合资品牌表现的有点惨不忍睹,“南北大众”一反常态的呈现出同比大跌,而上汽通用、东风日产、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也都出现了大幅度下滑。

而国产车方面,只有吉利汽车表现一般,而长安汽车的月销量反超了日产汽车,长城汽车、奇瑞汽车以及比亚迪汽车等品牌,也都实现了同比大增。

长安汽车7月份的同比增长幅度是7.4%,虽然不是最高的,但从历来的几个月看,是相对稳健的。占比5.8%的市场份额是全系品牌集中发力的直观效果。

今日的长安,早已不是当年的长安

虽然说长安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诞生于1862年只是证明了它是中国最为悠久的工业企业,但在汽车发展上还是一片空白。

1957年的时候长安推出了中国第一辆吉普车,就当时的工业基础和设备的简陋来说,其产品能力是完全无法和国外对比的。但从此开始长安与汽车之间的偶然结缘让长安对社会进步作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同时也是历史对于长安的一次眷顾,相辅相成。

虽然有着纯正的血统,但长安一路走来并不是一帆风顺,坎坎坷坷几经风雨,在消费者的眼中甚至根本都未曾相信它能坚持到现在不敢相信它走到巅峰。

与大多数品牌不同的是长安并没有上来就逐鹿中高端市场,长安经历的是从微车到轿车的过程,从上往下延伸很简单,从下向上突破很难,这也是消费者对于长安不看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即便是从微车向轿车方向的突破,长安走的路也是曲折不断,与吉利常年耕耘轿车市场不同,长安就像一个咿呀学步的孩童一样,摔的鼻青脸肿是必然的。

经历了一番摸爬滚打,在2010年之后经历了一番艰难的探索,才找到了属于自己发展的路,自此开启了夸十的征程。

循环渐进,助力长安再攀顶峰

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后,长安犹如一路开挂。又抓住现代青年消费者的喜好,逐渐向年轻化产品的战略转型并深入了解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变化之后,长安迅速崛起了。

基于自身产品阵容实力的自信,让长安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就定下了220万辆的销售目标,从今日发布的销售数据来看,完成任务是指日可待了。

数据显示,长安汽车集团7月突破17万辆,同比增长7.9%1-7月销量突破137万辆,同比增长38.4%。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7月突破13万辆,同比增长8.3%1-7月销量突破100万,同比增长46.1%。长安系中国品牌乘用车7月突破9万辆,同比增长14.1%1-7月销量突破75万台,同比增长58.9%,表现十分瞩目。

不管是轿车还是SUV领域虽没有像长城坦克和吉利极氪那样的爆发,但长安整个产品阵容都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这样的状态持之以恒带动的效果远非是一款产品爆火之后迅速冷却所能比拟的。

比如长安的UNI系列,作为长安品牌的高端代表,7月份就一如既往的取得了一万多的销量,延续了上半年月均销量破万的市场表现,截止至7月共销售74891辆,这就是坚实的台阶。

谦让未遑,长安让国人看到了希望

与某些新势力造车不同的是,长安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只是简单的发了一个简讯就一笔带过。再回过头来看某些新势力造车,恨不得自吹自擂就自己最厉害,不曾想现在的消费者都已经厌恶了这种狂轰滥炸的营销模式,相反就是长安这种低调谦虚的态度让人更觉得好感倍增。

百年**,毁于长安。这话仔细推敲下来并非是那么的不堪,与长安达成合资的似乎都没有好结局,但长安却越卖越好。就比如80年代长安去日本找铃木合作,日本人认为长安要啥没啥,即便是把技术给你了也不一定造的出来。但是短短三个月以后日本人发现自己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中国人即不笨也不懒,工业基础薄弱是事实,但阻挡不了中国人学习的脚步,长安成功以此仿造出来的奥拓让日本人都刮目相看。

正是因为长安不同于其它车企那般的骄傲,让国人看到品牌建立起来的信誉,也看到自主品牌崛起后带给国家、民族、社会带来的潜在动力。发展和创新,是长安现在最重要的战略方向,就目前长安从产品阵容、生产的技术、工艺质量、产品的价值完全被国内的消费者所认可,而长安也不负所望的砥砺前行。

在车市处于整体下滑的趋势下,长安能取得如此成绩是意料之中的,难能可贵的是长安确实没有让消费者失望,迎来了下半年的开门红。就从安1-销量突破百万,碾压日产的这一个开始,展现了我们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抗衡的实力。

未来可期,衷心的希望长安能保持这种剑拔弩张的态度,丝毫不要因为阶段性的胜利而懈怠。毕竟对手都在虎视眈眈的盯着,稍有松弛便有可能落后。

王治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