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大行业都需要用上芯片产品,而汽车行业的缺芯问题显得突出。由于缺少必要的芯片,将无法顺利生产汽车。
现如今汽车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用上的芯片也在急剧上涨。可是缺芯导致车企无法正常获取芯片,已经有两大美国汽车巨头因缺芯导致停产。这是自食其果?另外该如何解决缺芯问题呢?

美国汽车巨头缺芯停产
芯片成为了全球科技发展的必需品,美国作为全球科技大国,在汽车行业也是十分领先的。但是让美国车企也感到苦恼的问题是,没有足够的芯片可以生产汽车。
即便将汽车的外形模组生产完成,可用于调节汽车智能硬件设备的芯片零部件,一直处于缺货状态。美国大部分的芯片订单都是从海外代工厂获得,台积电也注意到汽车市场缺芯问题,正在分配更多的产能到汽车客户身上。

但是考虑到智能手机终端,和电脑市场的庞大需求以及利润,使得汽车企业客户的优先级不断被下调。这样的情况造成车企面临减产,停产的风险。
就在9月底,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GM通用汽车宣布,位于密歇根州的一座装配工厂将停工至10月份中旬。并且削减在北美的6家组装厂产量。
何止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的情况也如出一辙。福特汽车截至今年3月份,已经有两万多辆生产出来的汽车等待安装芯片。在密苏里州更是囤积了3万辆皮卡车。

美国两大汽车巨头因缺芯宣布停产,由于囤积了大量的汽车,导致车企的经营也受到了影响。有分析预测,受缺芯影响,今年全球汽车产能大约会减少700到900万辆。
在全球汽车产业供应链中,芯片供应商并不是单一经营汽车领域,也会参与通用芯片的生产。按照需求来分配,供应商都将大部分的产能留给了手机厂商。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给出的一份报告显示,2020年期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高达4404 亿美元。其中电脑产品的销售需求占比达到了32.3%,是全球各大行业中,需求最大的一个领域。
至于汽车产品,份额占比仅为11.4%。对比智能手机,工业等主流产业来说,汽车半导体的份额其实并不是最高的。因此,各大芯片制造商都会将需求提供给主流产业的公司客户。

美国芯片制造产业不断下滑,为了扶持本土的芯片制造,美国计划拿出数百亿美元的补贴方案,还邀请了台积电到美国建厂。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在的问题是汽车厂商已经有很长时间得不到足够的芯片产品,再这么发展下去,车企或将走下坡路了。
当然,车企为了存活,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产品价格。今年8月份,美国新车的平均价格超过了4.1万美元,总比两年前上涨了8200美元。

缺芯的副作用开始显现,最终承担车企缺芯损失的,还是消费者。
这是自食其果?
缺芯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可能很多人至今都不知道全球为何会爆发缺芯。而且缺芯似乎对平时的生活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其实并非如此,有些手机厂商爆款产品一直处于缺货状态,短时间内供应链只能提供70%的零部件产品。各大芯片供应商,如高通,联发科的交期都大大延长。

这还是供应链全力提供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下才有的效果。对比汽车产业就知道缺芯问题有多严重了。除此之外,涨价也成为了行业的趋势。
芯片代工厂宣布增加代工价格,为了抵消芯片代工厂的涨价,下游供应商只能跟着一起涨价。层层涨价后,最终消费者成为了受害者。
甚至企业连产品都造不出,根本没机会面向消费者。美国两大车企就是最好的例子。
有网友表示,这是美国搞贸易霸权的恶果显现。美国自己搞的芯片规则,给市场供应链造成破坏,出现这种情况就是自食其果。

如何解决缺芯问题?
芯片紧缺导致汽车厂商停产,不只是汽车企业,其实缺芯已经蔓延至手机产业。一些手机厂商发布新品,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开启销售。
而且开售后也没那么快发货,最新的iPhone13引起了消费者的抢购热潮,可爆款机型从下单到发货,有时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

那么席卷全球的缺芯问题如何得到解决呢?既然是缺芯,那就要不断提升芯片产能。通过供应链的协调合作,为各大产业提供所需的芯片产品。
另外也要打击市场上哄抬芯片价格,囤货居奇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
总结
芯片紧缺已经影响到行业的发展,面向供不应求的市场,芯片制造商已经在加快产能布局。美国本土的企业也不好受,堆积了大量汽车无法安装芯片,时间长了就会变成库存车。只希望产业一起努力,让这场缺芯风暴,早日停息。
对缺芯问题你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