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的油耗为什么比合资车更高,是什么原因?
近几年,国内汽车消费市场越发年轻化,年轻消费者最喜欢的便是年轻运动的外观与丰富的产品配置,以及动人心弦的价格,国产车在上述这几点做得比较出色,通过产品差异化竞争获得不小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国产车的动力总成参数相对出色,传动系统更有进口爱信6AT变速箱,知名的格特拉克DCT变速箱加持,可为何动力水平却与合资品牌之间仍有一定差距,且国产车油耗水平也不及合资车,这是为什么?
国产车之所以油耗高,主要是因为技术上与合资车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影响车辆油耗表现最直观的原因是技术差距,且不仅仅只是发动机的技术积累不足,在部分轻量化设计方面也落后于合资汽车生产厂家。国产车的发动机技术实力薄弱,发动机技术差距主要表现在所采用的供油技术、可变气门技术等不够先进。其中,发动机供油方式可以分为5种,从最早期的化油器到单点电喷,再从多点电喷到缸内直喷,以及混合喷射,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越先进,车辆的油耗表现自然也会更好。
发动机供油方式不同,燃烧效率也不一样
现如今的发动机一般都采用多点电喷、缸内直喷、混合喷射,其中多点电喷与缸内直喷相对更多一些,而缸内直喷的技术更加先进,能够精准控制喷射时间和喷油量,且雾化效果与混合效果也更加出色。国产车目前更多采用的是多点电喷技术,对于一般车辆而言,采用缸内直喷供油方式,相比多点电喷供油方式,供油更加直接,燃烧会更充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会有明显的提升,油耗水平也会随之降低。
国产车当前缸内喷射技术还未普及
国产车之所以油耗高的原因之一是缸内直喷技术采用的还不是很多。有研究机构曾做过统计,截止到2019年,装备了缸内直喷技术的国产车只占同年国产车总量的10%,而当国产车还没有完全普及缸内直喷技术时,合资品牌又接着研发出了稀薄燃烧、分层燃烧、混合喷射等新技术用于降低油耗成本,这也进一步扩大了国产车与合资车之间的油耗差距。
不过,缸内直喷技术也有条件限制,在外界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因为吸入的空气温度高,所以为了防止发动机出现爆震现象,发动机控制模块会增大喷油量,会比平时更耗油;而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会更省油,平均百公里可以省出1L燃油,国产车目前10万元以上配备了涡轮增压器的车型,大多数都是缸内直喷发动机,油耗表现与主流合资车型差不多。
混合喷射技术是合资车省油的秘诀之一
此外,还有混合喷射技术,混合喷射就是将缸内直喷和多点电喷两者优势结合起来,当发动机低负荷工作时,多点电喷和缸内直喷同时进行工作,能够实现分层燃烧,从而达到节油增效的目的;而当发动机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时,就只剩下缸内直喷单独工作,燃烧更加充分,燃烧效率相比混合喷射状态下更高,充分利用了两者的技术优势,也就进一步压榨了燃油机的利用率,达到降低油耗、增加燃烧效率的目的。
如今,混合喷射技术通常只能在合资车身上看到,其中做得比较出色的有大众、丰田,代表作品有EA888第三代发动机,大众途观L、途昂都有装备,丰田有凯美瑞、亚洲龙,以及雷克萨斯的ES等车型,而国产车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应用混合喷射技术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