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知识大揭秘:转向过度、转向不足、漂移图


以下赛道知识,由职业车手Randy Pobst拍摄视频讲解,本文是将视频内容搬运。

第一章、转向过度(Over steer)

一、原理:后轮比前轮首先失去了抓地力。

少量的转向过度被称为入弯,说明车辆保持在临界点内,它能帮助车辆旋转,使车辆操作更敏锐更灵活,简单地说更快,但操控也就更难了。

二、如何诱发转向过度:

给前轮增加抓地力,后轮减少抓地力,共有四种方法:

1、猛踩油门(the Lead foot)

只需给油,让后轮打滑,马力越大,做起来越简单。

2、赛场技巧(the Race Technique)

遁迹刹车,入弯时轻点刹车,使重心转移到前方,让后轮减轻负担。

3、超极限(Extreeeme)

“斯堪的纳维亚(地名)甩尾”,先反打方向盘,再转向弯心,拉力车手经常用这招过急弯。

4、流氓式(Hooligan)

拉起手刹(如果有的话),使后轮锁死。

三、如何避免撞车:

盯着你要去的方向,不要盯着你要撞上去的方向,你的视线应该永远和前轮方向保持一致。

四、如何修正转向过度:

别去踩油门和刹车,当后轮开始打滑时,朝打滑的方向反打转向,如果你的车稳定了,马上把方向盘打正。

五、轮胎管理学

打滑所产生的热量和摩擦力,毫不夸张地在燃烧轮胎,路面与轮胎发生的摩擦,由外向里地增加热量,而内部表层的扭曲,由里向外的扩散热量,这样会损耗轮胎。

六、注意事项:

赛车易成瘾,漂移瘾之最。行车乱漂移,亲人两行泪

漂移图:

第二章、转向不足(Understeer)

一、原理:前轮抓地力在极限时比后轮小,导致车辆无法转向。

如果出现转向不足,前轮无法响应,而车会偏离路面,这就是转向不足。

二、如何修正转向不足:转向不足与方向盘无关,是油门与刹车的问题,靠踏板来调整;如果车辆已经转向不足,转动方向盘不会有作用,方向盘在前轮打滑时停止作用,这就是达到转向极限。转向不足是轮胎在请求负荷,制造抓地力,转移重心、减小油门、逐渐刹车,循序渐进,不然会有大麻烦,比如转向过度。

三、安全问题

制造商对民用车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安全,制造商在使用方面最关心的是易于操作,从安全角度讲,转向不足能够被简单的修正,只要减缓油门让车冷静下来,然后继续驾驶;很多时候出现转向不足(前轮打滑),可能都不会注意到,所以原厂车都趋向转向不足——而如果发生转向过度,则极易失控。

厂家通过对前轮安装更硬的弹簧和避震套件,这么做是为了使轮胎更容易过载,这样前端就更容易脱离后方。

车辆更重要的是,驱动类型,前驱车更容易转向不足,后驱车则更倾向于转向过度,但是很多更要归宗于车辆的设定。

四、轮胎管理学

通过调整轮毂和轮胎的尺寸,目前很常见利用更窄的前胎,以及更宽阔的后胎,让后方稳定(即促使转向不足,杜绝转向过度)。

五、结论

就赛车方面而言,车手是极端厌恶转向不足,但是对于民用车而言,转向不足是一种更为安全的保护机制。

第三章、换档(Shifting)

一、换挡目的:

保持内燃机运行在相对有限的功率带,利用换档,比如降档可以提高转速,让引擎旋转在最佳区域,如图所示:

二、换档时机:

避免在弯道上换档,换档会扰乱车体稳定,所以在入弯前完成降档,并在出弯时开始升档,刹车后,准备过弯时的正确档位,如图所示:

三、升档:

松油门,踩离合,移动档位,松离合,油门继续——但如果抓好时机滑档入位,齿轮会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升档较容易,转速刚好契合高档位的需求,计算平滑换档的时机,避免松离合时拖泥带水。

四、降档:

如果赛道上(重点)使用同样方法降档,引擎转速无法匹配轮胎转速,当你松开离合的同时,此时会触发引擎刹车,破坏车体的平衡,并损伤传动系统,就好像踩了后轮的刹车,唯一的用处,就是触发漂移;

转速匹配是在降档时,进行补油,为低档位提高引擎转速,首先,踩住离合,这时退档(降档),同时轻点油门,最后松开离合;

跟趾动作:学会转速匹配后,可以进行跟趾动作,就是匹配转速时刹车——左脚踩住离合,用右脚脚掌踩住刹车、同时用脚跟侧碰触油门,离合、刹车、油门,同时要踩住——首先,用右脚掌固定踩住刹车,然后,入离合,第三步,降档,接着右脚脚跟侧碰触油门,给予足够的转速,最后,在转速下降前,快速松开离合。

刹车永远是首要任务,并且跟趾必须快速完成。

五、轮胎管理学

在入弯时换档,轮胎的抓地力被用来刹车,不平稳地换档,同时会带来引擎刹车,使接触面受到额外的负荷并使轮胎失去抓地力,特别是在转弯时。因此平滑换档很重要,不会对轮胎带来额外冲击。所以,三项最佳换档的完成目标是:轻快换档、无缝换档、抓准时机换档。

六、手动VS自动

驾驶车手:Randy Pobst本人;

使用车型:凯迪拉克ATS-V 六档手动变速箱 VS 凯迪拉克ATS-V 八档手自一体变速箱(代号:8L90)

结果:手动档圈速1分40秒56,自动档圈速1分40秒25,自动档获胜。

如果你在意成绩,就选择自动档,如果你在意乐趣,就选择手动档。

第四章、重心管理(Weight Management)

一、基本重心转移

踩刹车,会转移重心到车头;踩油门,会转移重心到车尾。

二、赛道重心转移

向左转,重心负荷转移到右方;向右转,重心负荷转移到左方;加速,把重心转移到后方;刹车,重量被抛到前方。

进入弯道时,直线用力刹车,负荷被转移到前胎上(向右转就是左前轮,向左转就是右前轮),当入弯时,缓慢松开制动,使用遁迹刹车,利用负荷来帮助车辆转向,当你认为可以通过弯心时,逐渐给油门,转移重心到后轮(之前左前轮就是左后轮,之前右前轮就是右后轮),增加抓地力,打直方向盘后,油门全开并冲出弯道。

三、轮胎管理学

轮胎是汽车与地面的唯一接触点,汽车队轮胎产生的重量或者负荷越高,抓的就越紧(举例:将手指用力按在手机、电脑或者汽车表面,会产生一定黏性)。

第五章、超车(Passing)

超车黄金法则:不许撞车!!!

一、高速超车(the Drive-By)

马力足够的前提下,在直线上用油门超越对方;

操控足够的前提下,利用两个链接的弯道,在过弯时赶上对手,并在下个弯道超车,并利用自身的优势,提高加速并加大两车空隙。

二、气流牵引(Drafting)

直线超车时(高速赛道上多用),气流牵引或者低压气穴,是前车造成的气流空洞,并在后方造成了低压的区域,被拖曳的车(后车)将减少空气阻力,从而增加速度,然后选择一条直线,算好时机,进入前车的空档,确保有足够的空间来造成优势,在最保险的时机,转入到下个弯道的内线,但要留一些距离给刹车点。

三、刹车点(the Braking Zone)

刹车区域越长(通常指弯道),超车时机就越多,因此要了解优势地点(场地),等待最后的时机,进入超车的状态,延迟刹车,将自己推进到对手余光范围,就在入弯前的刹车点,如果能保持并驾齐驱的话,对手必须让步——等到最后一刻,一鸣惊人地跳出来,延迟刹车,通过他目光中的刹车点,最后在出弯时给满油门。

四、比胆量(Balls Out)

外弯超车,险象迭生,不予推荐。

五、促成事故(Mistakes Happen)

等待对手失误,进入到后视镜,造成压力,随时准备对手的疏忽,利用好这个缺口。

六、轮胎管理学

所有的轮胎,都有最佳的工作温度,不要使轮胎过热,然而当轮胎打滑时会产生热量,如果打滑,降低一下速度,冷却轮胎温度,减少打滑的程度,到正常温度时,轮胎抓地力也会恢复,但是轮胎过热的次数过多时,轮胎就会变硬,最后,决胜是在最后一圈,不是第一圈。

第六章、测试场(Skidpad)

以下测试使用车型均为凯迪拉克CTS-V Sedan(前置后驱)。

一、圆形路面

测试过弯抓地力,也就是横向重力,数值越大,抓地力就越大。

二、稳定状态(Steady State)

围绕上图圆心,在稳定状态下转弯,逐渐油门接近车辆极限,直到车辆开始偏离圆心,松开一些油门,来保持路线。

三、转向不足(Understeer)

同样围绕圆心,稳定地转向,然后稍微增加一点动力,车会走偏,再松开一点,车会立刻回到路线,离开油门,轻点刹车,马上转向恢复。

原理:当你加速时,车头变轻(重心后移),抓地力减少,当你松开油门,轻点刹车,车头负荷增加(重心前移),抓地力增大,然后就会回到圆心。

PS:踏板相比方向盘能更好地决定方向。

四、转向过度(Oversteer)

同样围绕圆心,尝试猛踩油门,车尾会漂移,车辆会趋向打滑。

转向过度需要靠方向盘矫正,所以顺着打滑反打方向(很重要),一旦后轮恢复抓地力,立刻用最快的速度将方向盘打直、修正,抓住时机,再回转。

记住如果要控制打滑,不要去踩踏板。

五、滑行(Spinout)

如果你真的打滑且无法挽救,踩满刹车直到车停下来;如果车是手动档,把离合也踩上,保持引擎运转。

六、轮胎管理学

从测试车型凯迪拉克CTS-V Sedan的贴纸能看到前、后轮胎胎压值均要求240kPa(公制单位,千帕)或35psi(英制单位,磅力每平方英寸)。

装备该胎压值轮胎的凯迪拉克CTS-V Sedan趋于极限时转向不足,而将其后轮胎压增加至50psi(即344.75kPa),在测试过程中车尾容易打滑,在极限时转向过度。

原理:使后轮过度膨胀,基本等于加硬后悬吊,减小接地面的面积,让后轮更难控制,于是就造成了转向过度。

结论:几磅压力会使许多轮胎打滑,所以简单的调校,就能改变车辆的操控。

-

学废了吗?尝试之前,请先购买人身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