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第3代哈弗H6自动两驱MAX版本是我在上个月入手的,车辆上路价格14.7万。我会买这款车型是看中了哈弗H6换代没多久,无论是车型的外观尺寸还是视觉效果以及车内的科技感,包括动力表现都有了大幅提升,这种车才是15万以内最应该值得考虑的,而不是花相同的钱去买合资品牌偷工减料的轿车。
我当时买这款车的时候,还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嘲笑,他们几乎都是合资品牌的拥护者,在他们看来15万就应该去买台合资品牌的轿车,开出去更有面子,无论是丰田还是本田或者是大众这些品牌的影响力开出去大家都是认识的,不像国产车你开出去可能车子看得很霸气,可是没人认识这个牌子,那又有什么用呢?他们还劝我与其花15万去买这样一台国产车,就应该去支持合资品牌的车型,否则都是傻瓜。

真的不明白,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买车的时候就已经不再理性了,往往只看中品牌所谓的影响力,而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除了让你的价格更贵以外,我觉得没有任何用处,不仅仅只是品牌影响力,让这台车的价格更贵,同时也让这台车在表现方面变得更差,同比国产车的同等价位的车型,无论是在车辆级别空间表现,外观设计,还是科技配置等等方面,国产车现在都已经能够全面碾压合资品牌的同级别车型了。
除了这一点以外,国产车其实在安全性能以及价格方面都是会比合资车更有优势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放弃表现力跟产品力更出色的国产车而去选择一台,可能只是入门级版本,而且配置相当简陋的合资品牌轿车呢,难道就因为那虚无缥缈的所谓品牌影响力,那你为什么不考虑一下自己或者是家人或者是朋友坐这台车的时候的感受呢?难道你在乘坐过程当中能够体验到更加舒适更加静谧的乘坐环境不够重要吗?还是说你觉得就开一台可能动力更差,里面的配置糟糕,做工材料更辣鸡的合资车,就真的能够给你长面子呢?

另外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我身边不少朋友在选择一台十几万的合资品牌紧凑型轿车时或者是小型SUV时,他们基本上都考虑的是贷款购车,在他们看来我一下子掏出十几万去买台车不划算,还不如拿个几万块钱的首付,每个月交两三千块钱的月供,一下子不需要承担那么大的资金压力。
但他们没有想过这台车,等真正落地之后的价格算上手续费等七七八八的费用,还包括利息这些钱,其实已经基本上能够达到中型车的价位标准了,驾驭如此之高,但是你却享受到了一台糟糕不能再糟糕的用车表现,那我真不明白买这台车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当我这么想的时候,他们不这么想,甚至还牛逼轰轰的跟我吹嘘自己买了一台多好多好的车,而明眼人一看这种车子百分之八九十以上都是选择贷款的,开出去能有什么面子呢?更何况现在中国市场的汽车销量主要集中在十几万的这个价位以下,为什么紧凑型轿车的销量排行榜能够卖得那么好,正是因为中国人收入提升的同时,不见得所有人或者大部分人能够买得起多好的车子,消费者们买车时的需求,基本上还停留在家用或代步这一个范围内。

可是即便你的需求比较单一,那也完全可以选择一台更适合自己的车型,或者说在产品力以及用车体验方面更适合自己的车型,比如说现在国产车它在产品配置或者是在智能化方面肯定会是比合资车更有优势的,但你要记住它的定位或者是驾驶体验方面,是肯定会比合资车更好的,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抛开产品力,去选择所谓的品牌影响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