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合资车竟用国产发动机,它的前辈已经凉凉,小心别踩雷!


前几日,大众与江淮合资的新品牌思皓发布旗下的全新家轿——曜,9.88-13.48万的官方指导价,4780*1820*1492mm的车身尺寸,2770mm的轴距,轿跑的设计风格,运动感十足。

这个车型如果放在南北大众里面,恐怕最低也得13万起步了,但是在江淮大众旗下,这款车10万不到就能入手,而且全系1.5T发动机,自动挡车型。

这样的颜值,这样的价格,这样的动力,再加上大众的背书,这车怎么看都是一款性价比十足的车型,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看到这台1.5T发动机时,我就察觉到事情可能并不像我们见到的这么简单,因为在国内市场大众并没有投放1.5T的发动机,虽说海外已经有了1.5T的车型,这样就引起了我的怀疑,难道这台1.5T发动机来自江淮?

抱着这样的疑惑,开始寻找资料,发现这台1.5T发动机和思皓X8是同一台发动机,代号HFC4GC1.6E,这个可能并不奇怪,于是我查找了江淮旗下的1.5T车型,找到了江淮嘉悦A5,这台1.5T发动机的代号HFC4GB2.4E,发动机前半部分代号一样,只是后半部分一个是B2.4E,一个是C1.6E,看到这里,恐怕大家都能猜得到了,这两台发动机都来自江淮,所不同的是在思皓上的这台发动机技术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与提升,比如说将和悦A5上的电喷改为了缸内直喷,最大输出功率也调教到了135KW,最大扭矩300N.m,对比A5上的那台,可以是质的飞越。

随后,在江淮嘉悦X7上,看到了另一台1.5T发动机,技术上采用了缸内直喷技术,调教上不如思皓,可能是这两款发动机中间的一个过渡版本。

这个性能可以说足够强大了,即使是江淮的,也没啥问题。

接下来的一幕让我有点震惊了,在江淮官网,看到了江淮的锐捷特平台,下面分为4GA,4GB,4GC,4GD四个版本,这让我与上面的发动机后面几位联系在了一起,点开4GC,看到搭载4GC发动机车型有瑞风S5以及A6,于是我再次去找了这两款车型的资料,发动机参数与嘉悦X7一致,看来嘉悦X7也是来自于锐捷特4GC平台下的了,同样的思皓曜也是来自4GC。

6DCT也来自于江淮,而且是江淮从S5时期开始应用的一台变速箱,这么多年过去了,相信技术有所改进了,为了更好的衡量这台变速箱的稳定性,特意去查询了这台江淮S5到思皓X8的投诉详情。

先说S5的投诉情况,变速箱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顿挫上面,反倒是发动机投诉的更多一些。

(数据来源:车质网)

随后,查询了思皓X8的投诉情况,在仅有的17例投诉中,变速箱问题仅占据2例,发动机异响也占据2例,相比过去来说好了不少,但是,鉴于X8的销量不大,对变速箱问题我还是持保留意见,如果想要买,建议还是先等等,毕竟这台6DCT过去的问题不少,谨慎一点准没错。

动力系统是江淮的一套,这点基本上是没跑了,不过,大众加入后,这台发动机的性能指数也确实提升了不少,甚至不输本田的1.5T了。

看来大众与江淮合资后,技术上的扶持有了,也比较有限,原本以为思皓会是一个全新的开始,看着logo以为会和西雅特的车型保持一致,结果多少有点大失所望。

为了更好的挖掘曜是否值得入手,我对比了他与嘉悦A5的尺寸大小,两者尺寸极为相近,不仅车身大小相当,甚至轴距也只差了10mm,难道这两车真的是换壳?

思皓曜

嘉悦A5

为了更好的验证这个问题,将两车同一角度的图片放在一起,从前脸到尾部,我有种看到双胞胎的感觉,尤其是尾部的设计风格如出一辙,腰线也是一致,前脸各自进行了家族风的改进。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了。

同样的外观,动力提升,相近的配置下,思皓曜的价格也和A5相当,就这样一个换标车,就看思皓曜能够收割多少人了。

2018年双方合资推出思皓品牌开始,不知道是无心还是有心无力,思皓旗下的车型并没有获得大众太多的支持,在能源领域也是如此。

本以为有了大众的加入,江淮会变得更好,谁知道依旧抱着过去的那一套,在新的品牌上继续“发光发热”,就这样一台新瓶装旧酒的伪合资车,有了嘉悦A5的销量做背景,建议大家先观望下吧。

毕竟江淮当初为何没了声音,不正是在自主车企纷纷追求技术突破的时候,所拥有的技术积累不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