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位对着记者大打出手的男子是童某,面对记者的采访他态度蛮横,甚至说起了脏话。双方到底发生了什么矛盾?为什么会当街大打出手呢?

前不久,柳先生在手机的朋友圈中看到有人在出售一辆精品的二手奥迪车,价格可以说是非常诱人。在经过沟通了解后,对方与柳先生约定到一家名叫简易名车的车行进行交易。当时刘先生检查了一下汽车的外观,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之后刘先生提出要试驾一圈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想到当初对方在朋友圈中说这辆车是精品车况,柳先生也没有多想于是便同意了与对方交易。柳先生先是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向对方支付了13万元,之后又在微信上转了1800元,共花了近14万元买下了这辆奥迪车。之后柳先生在这汽车进行维护时发现,这辆被卖家称为精品车的奥迪很可能是一辆水泡车,随后柳先生在汽车4S店的维保记录中查询到,这辆车曾是全款索赔的全损车,也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水泡车。

二手车市场是禁止水泡车流通,这不是欺诈吗?在被童某撕毁的证据上可以看到,刘先生购买的这辆车的维护记录中,记录了该车辆已经是经历过暴雨水淹的历史记录,属于全损车。我们都知道,在购买二手车的时候因为对车辆的车况不熟悉,最忌讳的就是碰到这样的事故车,可偏偏这样的事让柳先生遇到了,这让他十分的气愤。

而对此,当初向柳先生卖车的童某解释称自己对这辆车的车况一概不知,童某在不清楚车况的情况下便将这辆车以精品车况挂卖。当记者问到对方是以什么方式来保证这辆车是精品的时候,对方的回答则更是让人大跌眼镜,通某称就凭自己觉得好开就是一辆精品车,这样的说法实在是太不负责了。

柳先生说,当初童某是约见自己到一家名叫简易名车的车行进行交易的,他也正是看中了童某拥有这么大的店面才会和他交易,难道这家店的销售都是这样卖车的吗?柳先生说,当时童某自称他是这家的老板,所以才把自己约到这里来交易。可当记者询问门店前台时,店铺负责人则给出了这样一个说法,原来童某只是打着简易名车的幌子在卖车,实际他只是这里的展厅租客。

而柳先生当时正是看中了这家门店,认为这里有保障才放心与对方交易的。但柳先生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没有注意交易时的收款方到底是童某个人还是车行公司的收款。那么童某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呢?他怎么会利用其他门店挂卖自己的车呢?

事实上童某只属于个人,他既没有公司也不属于哪个单位,完全就是在自己倒卖二手车赚取中间差价的中间商。既然是这样,那么童某是怎样保障二手车的品质问题的?对记者的询问,童某的回答只有三个字:不知道。至于该事件最终该由哪一方负责,童某表示一切都会按照法院的判决执行,并扬言称不要记者多管闲事,法院判也好,怎么办也好,那是法院的事情,不是你记者的事情。

最终柳先生表示,他会坚持通过司法程序讨回公道,相信最终法院一定会给出一个公正的判决结果。在此也警示下,大家在购买二手车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相关资质和购买车辆的维保记录,千万不要听信销售人员的话,以免被坑骗。
对此,你怎么看?
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END——
点下关注,不迷路!
本文章属于作者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分享!定期分享全世界各地的新鲜事,大家喜欢的话可以关注小编,查看更多有意思的文章!
图片皆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