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众在中国一共卖了388万台车,而标致只有可怜的2.8万台,连大众的小弟斯柯达都不如,要知道在欧洲标致那可是唯一能和大众抗衡的品牌,但是也没想到在中国却混成了这样,而问题在哪里?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国产化率。当时我国为什么要引进外资车企?还不是以市场换技术,所以国产化越高对我们就越有利,车也更便宜。而这方面大众就非常聪明,一直在提高国产化率。而标致着完全相反,偏不国产,因为进口件利润更高。
据统计,从1984年到1996年,标致的进口件总额达到了惊人的33亿法郎,约为人民币50亿左右,可是八九十年代猪肉都才一两块钱一斤,可想而知法国人有多赚钱。另外后期维修全是进口件的,简直修不起,不仅贵从法国进口零件还慢,所以久而久之的选择标致的消费者就越来越少。在到1994年后,国家又下发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要求合资车企至少要达到40%的国产化率,否则就定义为进口车,那么进口车就要征收更高的关税,所以面对又贵又修不起的标致,消费者就逐渐选择了大众,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简单多了,1992年法国政府对台军售了60架幻影2000战斗机,而这就彻底把我国人民惹毛了,一时之间从上到下全都抵制起了法国产品,公检法也一夜之间淘汰了标致,至此大众才捡到了机会,成为了标致的替代品。直到1995年之后亏损越来越严重,在1997年时退出了中国,所以要不是自己作,现在中国车市是大众的天下还是标致的天下,那可真是未尝可知了。
1997年标致退出了中国PSA在华的业务,就只剩下了雪铁龙,也就是神龙富康。但是当时富康的日子也不好过,年年都在亏损,即使2000年以后引进了爱丽舍,毕加索也同样如此,所以面对这一情况,东风是实在扛不下去了。眼看着同时期的一汽大众,上海通用是越来越风光,赚得那叫一个盆满钵满,东风是彻底上火了。于是向法方提出了一个要求,要不就结束半死不活的雪铁龙,要不就重新导入标致。
所以在无奈之下,2004年标致重返了中国,推出了307,售价12.98万到19.18万,依然还是这么自信,全面对标大众。但是这时候的中国市场早就不像20世纪80年代了,日系、美系、韩系一个接一个来到了中国,消费者选择的也越来越多,且那时候的我们更喜欢大的长的。所以德系美系的风格非常对中国人的胃口,而日系、韩系也非常聪明,纷纷加大加长加宽,中国人怎么喜欢就怎么造。但是标致当时是完全没有大车,只有一个紧凑型的307,但是价格太贵了,没有什么竞争力。
直到2010年的时候引进了408,这才开始好转,销量一下就冲到了15万,这下标致就开了窍,之后又引进了308 508逐渐形成了产品矩阵,销量蹭蹭的往上涨,2015年10月直接突破了40万,进入了合资品牌前10的阵营。不过自从2015年之后标致的销量就开始急速下滑了。17年直接就掉到了24.6万,整整跌了10万。而这都还不是最夸张的,随后的几年更是惨不忍睹,几乎年年都是腰斩,直到去年只卖了2.8万台,连保时捷的1/3都没有。而问题在哪里?
标致落到今天这个局面,其实主要就三个原因,第一技术被限制,中国人喜欢的车是越大越好,但是标致前期引进的都是小车。没有德系、美系大气,空间也不够大。直到2010年之后,随着408 508车型的到来,这才开始好转。再一个就是发动机和变速箱。标致这个品牌从1890年创立以来主,战场基本都在欧洲,欧洲柴油才是主流,而在咱们中国是不鼓励家用车使用柴油的。而变速箱同样也是这个道理。第二个原因车型更新太慢,跟不上市场的发展。标致不仅不换代,而且每次都是减配降级,根本没在状态。
我们以508L为例,原本这是一辆呼声非常大的车,要颜值有颜值要动力有动力,无框车门溜背设计要多帅就有多帅,但是到了中国就全没了。在配置方面,顶配之下接盖板的策略确实有点没诚意。第三个原因就是质量,比如我们以2020年为例,这一年408的销量为9200台左右,但是在投诉量却达到了1019起,位居合资排名第三,包括之前的2008也同样如此。但是好在今年之后标致通过了一系列改革,逐渐走出了颓势,前半年的销量也已经上涨了130%,208也开始了路试,希望这是一个从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