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家说的600km续航,能给你们用的其实只有400km


厂家说它的电动车能跑600km,其实能给你们用的只有400km,有的时候可能还不到。

这句话可能很扎心,但绝对是事实。按照目前的技术储备以及产业发展形势分析,电动车续航的“被迫”减少,是所有人都控制不了的。

目前,核定电动车续航标准的方式只有CLTC标准,是在理想工况下测试出来的续航成绩。对于企业来说,宣传理想情况下的最大续航成绩有利于鼓动消费者买车,但从消费者角度分析,理想最大续航里程仅供参考。

行业的共识就是,电动车续航都要打折扣,只是打几折的问题而已。

几折最合适?我们的结论是7折是能留给用户使用的续航里程,剩下的30%续航里程,一部分要去应付各种驾驶路况,另一部分根本不能使用。

先说第一部分,应付驾驶路况的续航里程。

理性分析,CLTC的驾驶里程一方面不会跑得太快,另一方面不会满载出行,但日常使用情况下,难免会遇到跑快速路的情况,同时也会遇到满载的情况,同时急加速、急刹车这种简单粗暴的驾驶方式也都会有。

那么应对这些驾驶状态就要用去更多的续航里程。

另一部分就是不能使用的续航里程,这一部分更好理解,没有人会把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开到最后一公里,保守分析剩余续航不足80km 的时候就要去找寻充电桩,电动车的没电代价太大,需要拖车救援,与燃油车完全不同,所以保证剩余电量充足,是理性用车的前提。

转化为数据我们分析一下。

如果有一台电动车标定的续航为600km,那么按照8折的续航能力分析,其实跑空电量可能就只能跑480km,这是一个综合的数据,快速驾驶、满载驾驶等等,而且这是在理想情况下。

480km的续航成绩,跑了400km之后剩下80km,这时候就要去找充电桩。

所以稳妥使用的情况就是,一台厂家告诉你这台电动车能跑600km,你记住它实际能跑的可能就400km,为了不给自己找麻烦,要把风险预估放到最大,永远别想着把电量跑空,千万不要尝试拖车的代价有多高。

请记住了,电动车有电的时候才叫车,没电的时候折腾人。

如果把电动车放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续航里程还会下滑得更严重,电池的不耐低温以及座舱的取暖需求,都会给电池包增大压力,又要应付低温下组件的正常使用,还要应付车内的暖气、音乐、灯光等等。

电池包就这么大,补电方式目前来看一点都不灵活,所以说一定要放大电动车的续航压力,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使用感受。

提个建议,电动车的特性,注定了它更适合天气较为温和的城市使用,比如说广州、深圳这样的城市,其实电动车的包容度比较高,也是有其自己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