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担心越来越多外企撤离中国,因为是中国企业取代了他们




这两年外企在中国出现两种现象,一波外企搬厂转移,搬到东南亚,另一波看准时机加大投资,来中国建厂,其中以阿迪、耐克、索尼等代表的“搬厂派”,搬厂以后并没有获得很大收益。但问题来了,阿迪、耐克搬厂之后,中国市场的营收下跌了20%,但全球的净收入却增长了7%,也就是说中国市场成了耐克全球市场里唯一一个下滑的地区,这一点来看国人对于耐克、阿迪这样的外国运动品牌确实不再盲目崇拜了。


索尼、阿迪、耐克这些外企搬厂之后,其实日子并没有很好过,最明显的就是这些地区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工人的素质也相对较低,很多国人已经发现了,东南亚生产的产品明显就不如国内生产的,那苹果耳机来对比,马来西亚产的苹果耳机缝隙就是比国产的要大。


当然了,另一波外企瞅准了时机和市场,加大在国内的投资和合作,其中特斯拉的超级工厂就是最出名的,而且中国市场的收入占了特斯拉全球收入的17%,每个月在国内就能卖出2万辆以上的特斯拉汽车,所以特斯拉已经决定扩产,每年50万辆的产量成为特斯拉的目标。所以说,马斯克能成为首富,身价飙升,除了他本人的影响力之外,上海工厂的投产对于其身价绝对是有很大影响的,说白了马斯克的首富身份其实多多少少是中国人给他抬上去的。


奔驰前段时间有消息显示和吉利合作,吉利提供发动机给戴姆勒。事实上,吉利现在已经是戴姆勒最大的单一股东了,股权超大约在10%左右。奔驰在BBA里的销量一直很好,靠的是外观内饰的颜值,但现在奔驰C的价格落地要40万,而且是全系1.5T,然而依旧无法组织奔驰C的高销量。这次和吉利合作,肯定是想再推点入门的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毕竟奔驰是有好东西的,就是高端的AMG发动机,当年的一人一机也被C43、A35这些打破了,目的很明显啊,奔驰就是想用AMG这个招牌来吸引国内消费者,看起来是AMG,其实就是普通的升功率加强版,看起来降价了很有诚意,其实都是生意。


只能说,众多在国内耕耘的外国品牌都沾了奔驰的特点——只坑有钱人,这两年国产车的进步很明显,无论是内燃机还是变速箱,更别说新能源了。新能源领域,外国品牌是跟着中国新能源节奏走的,可以说是换道超车,打乱了传统汽油车外国争霸的格局。不然丰田也不会主动给广汽自家的混动THS技术,也不会和国内车企合作研发电动车,而且在众多公开场合“炮轰”纯电动车,看起来义愤填膺,其实还是怕他们抢了自己的市场。


当然了,丰田看起来很厚道,和广汽能合作,亮出看家法宝,其实丰田老辣得很,广汽能拿到的丰田THS混动技术,关键的镍氢电池一环,还是在丰田的子公司手里,丰田说是出让技术,其实来卡一下广汽没有任何难度。当年大众为什么要自己研发DSG变速箱?因为日本爱信是丰田控股,丰田不愿意对手强大,所以在使了绊子不给大众自动变速箱。因此大众宁可要自己研发,DSG初期这么不好用,到现在DSG已经没有初代的问题了,这就是自己掌握产业链的力量。所以,咱们自己的新能源产业链一定要牢牢掌握住,目前来看,我们做的很不错,每一环基本都可以实现自研自控了,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