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了威马的“锁电门”问题,有读者看到后很感兴趣,主动联系到功夫汽车,希望能讲一讲哪吒、零跑、威马这几家二线新势力。简单来说就是,蔚小理虽然好,毕竟价格都在20万+或者30万+,入手门槛比较高。
他更多考虑10万和15万级别的车型,因为依然觉得现阶段新能源汽车没有那么成熟,却又眼馋它们的高智能化和低用车成本,希望了解一下这几家车企各自有什么特点。
这三家车企也算是新势力中比较出挑的,虽然比不上前面的蔚小理,但也有冲击月销万辆的实力。而且因为名气小,确实在性价比方面更突出一些。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呢?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威马汽车,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把所有的新势力都算上,威马也是造车最早的那一波。它创立于2015年,除了沈晖从吉利带出来的资源之外,还继承了联合创始人杜立刚的三电系统研发企业,可以说威马的起步相当高。
2016年9月,威马汽车首次发布了“128战略”,即围绕1个核心架构,延伸出2个整车平台和8款产品。到了2018年4月,首款车型威马EX5正式上市,当时市面上有量产车的新势力还屈指可数。
威马EX5定位在20万级别,作为一款纯电动智能化SUV车型,它的最大续航里程达到了520km,也可以提供全场景式智能交互体验。在新势力们的初代产品中,它的性价比还是非常突出的。因此算得上推出即火,并且在接下来的2019年,它还成为了新势力中年内单一车型交付量冠军。
那时候的威马,可以说非常风光。要销量有销量,基本上只有蔚来一家在它之上;要技术有技术,与博格华纳共同研发的高集成一体化电驱动系统,有英飞凌的核心电控部件IGBT,还有自主研发的Living Pilot智行辅助系统。再加上沈晖的专业厂背景,让威马对于整个供应链的把控也非常出色,同时生产制造的开展也非常顺利,这是它区别于其他新势力的地方。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威马的优势反而变成了它的劣势。首先是EX5太成功,似乎影响了威马上层的判断,之后出的所有车,定位都在15-25万元级别,也几乎都没有什么声响,几年过去了,依然只有EX5一款车叫得响。其次是管理也出现了大问题,前两年高速发展时期的威马,建了大量的直营店,结果效果并不好,官方又开始砍直营店,注重第三方加盟店。结果搞的是价格不透明,服务也大幅退坡。
再就是质量问题层出,因为有着“丰富”的造车经验,威马的供应商又多又杂。以动力电池为例,威马就有宁德时代、浙江谷神、苏州宇量和力神四家供应商,水平参吃不齐,一旦出问题连“责任人”都抓不到,之前连发自燃问题,就搞的威马疲于应付。其他新势力们压准一两家,反而问题集中一些。
威马的“锁电”问题就是这个时期出现的,就是厂家被层出无穷的电池“自燃”问题搞怕了。结果以做活动为由,偷偷给用户“锁电”,激起了很大的民愤。
这两年,眼睁睁看威马从一线新势力跌入了二线,而且眼瞅二线都很难保住了,只能希望它尽快改进吧。
(2)零跑汽车,性价比之王?
前面说威马的性价比不错,那是相对于蔚小理这些一线新势力。而零跑汽车,则是在所有的新势力中,它都是最有性价比的那一个,算是绝对的价格杀手。
以最近很火的零跑C11为例,它的尺寸与特斯拉Model Y尺寸相当,轴距甚至还更长。即使是这样,官方依然把它定位成了紧凑型SUV,就是为了“自降身价”,好与下一级的车型竞争。它的性能也非常出色,高配的性能版最大马力达到了544匹,最大扭矩720Nm,完成0-100km/h加速只需要4.8秒,续航则可以达到550km。最关键的是,入门价格只要15.98万元,顶配也是20万不到,这不是“价格屠夫”是什么?
另外一款小车零跑T03也是如此,价格干脆是6.89万起,顶配8.49万元。就这么一款小车,带双联屏,带主动刹车,带自适应巡航,支持快充,并且续航能达到400km以上,简直是不讲道理。
当然,零跑能做到这个价格,也不是靠“友商”承让,而是靠的“全栈自研”。零跑的背后是大华股份,这本来是一家做人脸识别和人工智能的科技公司,但这家公司天生就有一股子轴劲,它们声称要所有东西都自己做。从大功率电机、整车控制器、电池BMS、动力MCU,再到车门控制器、蓝牙钥匙控制器这些,全部都是自研的。
更过分的是,它连自动驾驶芯片凌芯01都是自研的。这款芯片采用的是28nm的制造工艺,算力达到了8.4TOPS,功耗则为4W。老实说相比一线的自动驾驶芯片不算那么先进,但是大多数时候也够用了,关键是真的“便宜”。
这种“全栈自研”的态度,让零跑有了更强的定价权,因此它才能以极低的价格切入市场。同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也能保证它的车辆质量足够优秀。
(3)哪吒汽车,资源整合的高手
1月份,哪吒汽车的交付量达到了11009台,连续三个月实现交付量破万,这个成绩即使与蔚小理相比,也丝毫不虚。而取得这一成绩,很大程度得益于它背后合众汽车的资源整合能力。
首先合众这个名字,就有集合众家之力的意思,而它的表现也确实如此。在它的五大原始股东中,除了桐乡合众新能源之外,还有上海市哲奥、鸿利智汇、北京市亿华通以及浙江省清华大学长三角调研室。可以看得出来,它的组成有科研机构,有政府基金,也有产业基金。
可能正是因为有这样强大的背景,合众才能拿下哪吒这样有着特殊意义的名字作为品牌名。而其他多个方面,也印证了这一点,比如合众汽车是新势力中第7个拿到工信部牌照的车企,同时也拿到了发改委的生产资质,而不用找人代工,起步比小鹏和蔚来还高。它在推出第一款车的时候,已经有了自建工厂。它的销售路线也很明确,那就是既卖给C端的年轻用户,也卖给B端共享出行公司,这需要极强的渠道能力,它们共同造就了哪吒现在的高销量。
而且别忘了,哪吒还有宁德时代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这让它在动力电池的在技术研发和供应链的保障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至少不会像威马一样被动,这也足以说明哪吒的能量。
当然了,在技术层面哪吒汽车也有不少独到之处,比较出彩的就是它的“情感科技”。以它的U系列为例,虽然只有10万级别的紧凑型SUV,但已经搭载了透明A柱、小You智能机器人、生命体征监测系统以及IME互动呼吸灯等高端配备,让出行变得更有温度。
(4)功夫拍案
这三家二线新势力,其实是各有特点的。威马的优势是相对成熟,造车早,保有量大,如果就是考虑20万这个级别,EX5依然有竞争力,当然一些负面新闻大家要关注;零跑的优势是性价比高,毕竟“全栈自研”太可怕了,确实成功把价格打了下来。如果确实对价格敏感,它起码会是一个不差的选择;至于哪吒,它算是典型的B端、C端都吃的品牌,“情感科技”是亮点,而且有着深厚的背景,大可不用担心它“倒闭”。
按照现在的趋势来看,零跑走得最稳,毕竟技术底蕴在那,哪吒销量最高,毕竟资源整合能力出众,也许威马应该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