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是外行人买车,对汽车功能要求就越多,空间要大,外型要好看,动力要强劲,还要足够安全,配置得丰富,皮实又耐用,开出去有面子……等等不一而足。相反成熟理性消费者往往会花大价钱去买相对更少的极致功能。
说回国产车,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十几不到二十万,一切功能恨不得全提供,却没有一样能做到极致。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除了急功近利之外,更多体现的是对自身产品的不自信,生怕不够花哨没人买。这种做法对于初次买车人也许很奏效,但对于成熟消费者,放眼望去琳琅满目的配置堆砌不但不能打动人,甚至还会令人尴尬,譬如你见过哪个成功人士坐在车里用中控屏幕打游戏机的?
国产车与其这样,倒不如索性砍掉大屏、电子游戏,去掉现阶段并无实际意义的智能驾驶、各类按摩捏脚,摒弃豪华真皮、大天窗这类华而不实的配置。把节约下来的成本投入车辆本身:放弃垃圾CVT、DCT去研发或购买AT,提高发动机稳定性,使动力匹配更线性,调教底盘悬挂增强车辆行驶品质,提升车身强度,延长防腐周期等等。
试想一下消费者去买房,房子各种跑冒滴漏、摇摇欲坠,就算装修的如同宫殿般富丽堂皇,你猜行家会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