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汽」奥迪中国温泽岳:打造“重返第一”的四个标杆


作者:管宏业

方法总比困难多。尽管过去一年全球汽车业遭遇了史无前例的“缺芯+疫情”双重打击,但从近期发布的2021财报来看,通过降本增效、业务转型等举措,部分车企仍然亮点不断。奥迪正是其中之一。

亮点一,财务数据。2021财年,奥迪销售收入达到530亿欧元,营业利润55亿欧元,经营销售利润率达10.4%,净现金流高达78亿欧元。在销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展现了强大的成本控制与体系实力。

亮点二,电动车。2021年,奥迪共交付了81894辆纯电动车型,相比2020年的52011辆同比增长57.5%。畅销车型包括全新奥迪Q4 e-tron和奥迪e-tron GT quattro。值得期待的是,这两款车型都已确定今年在一汽-大众奥迪投放。

奥迪汽车股份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 杜思曼

成绩背后,奥迪汽车股份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杜思曼认为,除了得益于应对供应短缺的管理以及成本优化外,还包括良好的定价策略、资产残值管理。他表示,凭借Vorsprung 2030战略,奥迪对于未来电动化和数字化发展已经制定了明确计划,“奥迪正在迈向正确的道路上。”

1

在笔者看来,所谓“正确的道路”,也是一条迥异于以往的道路。

一方面,从全球汽车业发展趋势来看,正在加速商业模式向碳中和、互联出行转型。奥迪自然也不例外。去年年中,奥迪发布了Vorsprung 2030战略,明确表示,自2026年起,面向全球推出的全新车型将均为纯电动;至2033年将逐步停止内燃发动机的生产。

另一方面,对于奥迪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占据43%销量份额的中国来说,奥迪正在开辟历史新局——继33年前与一汽合资后,它与上汽组建的新合资公司已于今年初销售运营。奥迪由此成为中国车市唯一一个拥有双合资伙伴的豪华车企业。

既是承前启后,更是突破创新,对于这个老牌豪华车企业来说,挑战与机遇交织的更加紧密一些。

就电动车而言,虽然去年销量增长了59.5%,但客观来说,电动车战略还远未成功。81894辆的销量,总量占比仅为4.8%。实际上,奥迪在欧洲还好,得益于Q4 e-tron以及e-tron等多款车型,欧洲销量排名超过了老对手宝马和奔驰,奥迪电动车在当地市场已打响了口碑。但是在中国,多家本地新势力的围攻下,老牌豪华车企业多少显得力不从心。

就中国市场而言,2021年,奥迪在华销量达到70万辆,依然占据高档车一线阵营。随着南北奥迪新架构成型,奥迪有了长袖善舞的更大的舞台与空间。

问题在于,同33年前一样,构建两个合资体系无异于又一次“第一个吃螃蟹”。如何通过两个合资伙伴协同、互补性产品布局,创新销售模式推进,真正实现“1+1>2”,将极大考验奥迪中国的的智慧与技巧。

很显然,发力电动车也好,双伙伴合力共赢也好,中国市场愈发成为奥迪迈向“正确道路”的最核心一环。

也正是在这个关键节点,英戈尔施塔特派出了“老将”、中国汽车人熟悉的温泽岳博士担任奥迪中国总裁。

前不久的媒体沟通会上,杜思曼毫不掩饰欣赏之情:我对温泽岳博士非常信任。“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汽车制造和技术专家,曾经在一汽-大众工作了七年。今后他还会负责制定我们的产品战略、研发活动,另外也会负责销售业务。同时,温泽岳博士也将会领导我们在长春的PPE项目,他是一个能力极强的工作伙伴。”

奥迪中国总裁 温泽岳博士

虽然就任后在北京刚刚生活了6周,但并不意外的是,温泽岳博士同样是一位“中国通”。早在2013年,他就来到中国,出任一汽-大众汽车公司(技术)副总经理及董事,负责技术研发、产品管理及生产制造工作。在他任职期间,一汽-大众相继有十座新工厂投入运营,其中包括位于佛山、天津、青岛的新生产基地。

谈起过去,温泽岳博士深情回忆道:“我在长春的一汽-大众工作了七年,这段时间我和我的家人都见证了中国和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对我们来讲是一段非常愉快的经历,我们都很喜欢在中国生活和学习。当时住在长春南湖区域,非常感谢当地政府为我们创造的条件。”

可以说,此番来到北京,既是启新使命,也是再续前缘,温泽岳正是奥迪中国掌门人的最佳人选。

2

有总部全力支持,有专业技能打底,有中国经验加持,笔者认为,温泽岳很有可能在奥迪中国的“关键时刻”,成就“关键角色”。

虽然到北京不过50天,但温泽岳显然已经快速进入了角色。他告诉我们,“奥迪董事会对于整个未来的发展有着清晰的认识与考虑,我们有幸能将其中一部分内容在中国市场贯彻落实。”

具体到中国任务,他毫不犹豫地说,那就是:使奥迪重新回归在中国高端汽车市场第一的位置。“我希望和中国一汽、上汽集团两个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完成这个目标,重新书写汽车发展的历史。”

重返第一当然不容易,但奥迪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这就是“双伙伴”战略,即中国一汽与上汽集团两个合资合作伙伴。温泽岳透露,今年1月1日,他到上海参与奥迪进取汇揭幕仪式;今年春季,他到长春为奥迪一汽PPE工厂奠基。

全新的工厂也好,新的合作伙伴也好,包括打造新的生态系统,温泽岳笃定地说:“一言以蔽之,我们有一个清晰的目标,那就是未来使奥迪更中国!”

2021年7月,奥迪在华达到700万辆交付里程碑,成为首个实现这一成绩的高端汽车品牌。从商业变迁的历程来看,奥迪已将中国市场培育成为第二故乡、全球最大单一市场,走出了一条属于奥迪自己的中国成功之道。

3

2022年,随着产品技术全力转向电动化,南北奥迪两个合资架构运营合力,奥迪在华即将揭开更值得期盼的新篇章。很显然,“更中国”相比以往有了不一样的内涵与维度。

作为奥迪中国全面负责产品、研发、销售包括工厂建设的新任掌门人,温泽岳对于自己的使命不仅有了清晰认知,更立下了四个目标——在我看来,这实际上也打造奥迪“重返第一“的四个标杆。

“首先,确保高端的产品和技术。”

其中,奥迪一汽PPE项目将承担核心使命。整个项目投资高达26亿欧元,新工厂将在工业4.0、可持续发展、生产效率、数字化方面成为新的标杆。未来新工厂将推出基于PPE平台生产的新车型,包括奥迪A6 e-tron及奥迪Q6 e-tron家族,加上今年即将投放的Q4 e-tron、Q5 e-tron以及e-tron GT,奥迪计划到2026年向中国市场提供约10款纯电动车。

“其次,进一步加强本地化研发。”

温泽岳透露,目前包括奥迪与合资合作伙伴,在华有大概1400名研发人员负责奥迪相关技术的研发。到2026年,奥迪规划在电动化以及混动方面投入180亿欧元。

未来,奥迪中国还会进一步拓展智能驾驶领域以及车型电子架构的开发。整个架构设计及驾驶辅助系统的开发将由CARIAD来主导,同时会和中国伙伴密切合作;人机交互等方面,将在中国进行开发;而车型的内饰、外观设计,未来也将逐步从德国转向中国。“这些研发工作都在按计划推进,不久的将来将会逐一实现。”

第三,在中国打造一个生态系统。

随着消费需求向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转型,用户越来越关注与众不同的移动生态系统。基于“Vorsprung 2030”战略,至2024年,奥迪将与大众中国在中国电动出行领域共同投资约150亿欧元。

除了持续拓展电动车型阵容外,奥迪还将投资于自动驾驶及汽车电子等创新科技领域。同时,奥迪为中国电动汽车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充电服务,覆盖家用及公共充电场景。

第四,为客户打造专属的客户体验旅程。

所谓“客户体验旅程”,意味着客户在整个汽车购买、使用以及后续所有环节,都能享受到高端的品牌体验。通过不断研发、创新产品,打造自有的良好生态系统,使得客户不断获得惊喜,提升对奥迪的品牌认同。

很显然,对奥迪汽车来说,“赢在中国“已不只是一句口号,而已成为联动英戈尔施塔特与北京、长春、上海之间的核心纲领与最高行动指南。温泽岳博士说:我们的目标是,把更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引入中国。“这个时代在发生颠覆性的转变,这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不断拓展创新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