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能源汽车满大街跑,有人担心它的续航里程,有人说充电桩不够用,还有人提出,这些电动车怕水吗?新能源车能不能做到百分百的防水呢?

有人脱口而出“油车怕引擎熄火,电车怕电池漏电”,其实不然,电动车涉水的主要危险,还真不在电池身上。或者说,电动车涉水,最不需要担心的部件反而是电池!

为了车辆在行驶中也能够确保电池组的安全,车企会为电池组提供保护框架,也称电池模组框架。当前多数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被布置在底盘上,在行驶中更容易与水接触,所以保护框架会针对电池组高压部分进行特殊绝缘保护,保护包括涉水、碰撞等外力可能对电池组造成的安全影响,多维度共同筑造不断完善的安全之墙。

用户担心的防水问题只是电芯检测的环节之一,其它我们可能未考虑到的“危险隐患”,在目前的标准中都已经有了针对性的管理标准。这些严格的标准已经让电池本身变得优秀了,它已经具备了极强的防尘防水能力,也绝不会轻易的就出现遇水易燃或爆炸等危险的情况发生。
近年来,以泡水真实场景自证涉水实力的电动车,不在少数。且涉水深度也从最初的400毫米、700毫米逐步攀升,甚至已发展到淹没整车,驾驶舱灌水状态,而后驶离水池。各大品牌的电动车虽都采取了不少防水措施,防水性能在不断升级。通常而言,电动车被雨水打湿是不要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动车可以随意在水里“穿行”。

许多车主以为被雨水淋了,或者在积水中开车是没有多大伤害的。其实,车辆涉水后,会对电机、电池、控制器、仪表盘等关键部位造成潜在的损伤,降低使用寿命。电动车雨天出行,减速慢行之外,行经积水路段要格外注意,遇到较深的水坑,尽量绕道而行。

蔚来、小鹏、东风日产、一汽大众、广汽本田等多家车企先后呼吁:不要涉水驾驶车辆、涉水充电!并提供应急救援。这也再次说明,即便动力电池包达到IP68级别,车主也不要拿生命、财产安全去冒险。
(个别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异议,请留言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