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管理推行后,“5大”限制与车主有关,请大家互相转告


汽车时代的带来,让出行不再受地形、环境、天气的影响,但也提高了生活成本,有车之后,会出现各个方面的花销,势必会降低生活质量。

以一辆传统燃油汽车做例子,花销有:油费、停车费、保养费、维修费、高速通行费、保险费等等,一年行驶两千公里的情况下,用车花销在两千元左右,这一出行成本之下,可以买到质量不错的电动车!

综合现有的出行现状,电动自行车可谓是通勤首选,驾驶电动自行车出行,不仅用车成本比较低,还不用担心堵车、没车位,一系列的体验和对比,让人们更青睐电动自行车。

在新国标推行之后,电动车上路更加是规范,曾经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不再常见,这主要是交警设卡审查的作用,若是没有了交警的审查,有些驾驶人依旧会我行我素。

为了进一步巩固新国标带来的改变,不少城市在新国标的基础上推行了电动车管理措施,在这些措施之下,明确了电动车的上路准则和处罚方式,电动车管理推行后,“5大”限制与车主有关,请大家互相转告。

一、不得分心驾驶

作为重要的道路参与者,电动车驾驶人自然不能出现分心驾驶行为,不能在驾驶电动车过程中浏览电子设备,更不能手持、接打电话,也不能在驾驶电动车时牵引宠物,若是在驾驶电动车时违反上述规定,交警会给予教育和警告。

二、驾驶人和乘员需要佩戴安全头盔,按违章次数和态度进行处罚

新国标带来的一大改变,就是电动车驾驶人都养成了佩戴安全头盔的习惯,乘骑电动车必须佩戴安全头盔,第一次没佩戴安全头盔被交警查到,只给予口头警告,第二次被查到则罚款20元,并且罚抄交规。

三、不得非法改装、拆除改变车身结构的部分

作为保有量第一的交通工具,电动车更容易影响到其他道路参与者,尤其是在非机动车道上,一辆电动车的行为,往往会影响到周围好几辆电动车的正常行驶!

这就体现出了限制改装的重要性,电动车不能加装部件,有些城市甚至限制到了手机支架,不能改变车身结构和外观尺寸,一经发现将直接拆除、恢复原样,拼装车辆不具备上路资质!

四、相关企业需给个人购买保险

随着外卖、快递、代驾、跑腿等业务的普及,电动车行业迎来了新发展,管理办法明确了相关企业需要给骑手们购买保险,以确保驾驶人的安全。

五、限制电动车的停放和充电

新国标之下,明确限制了电动车的生产标准,却没有细分电动车的使用,其中就包括停放和充电,电动车不能停放在禁停区域,需要停放在非机动车车位或专用车棚内;不能出现违规充电行为,比如:飞线充电、室内充电、楼道充电、消防通道充电等。

综上所述,这是电动车迎来的五大管理措施,事关每一个车主,广大车主应该限制自己的驾驶行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觉得这些限制有效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