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韩系车的市场份额由去年的2.4%进一步下滑到1.7%,这已经是它连续第四年销量大幅度下滑,往前追溯,2019-2021年韩系车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7%、3.8%和2.4%,这也让韩系车成功超越了美系车和法系车,成为各大汽车品牌市场份额跌幅最大的品系。具体到两大韩系合资品牌,1-4月东风悦达起亚销量为4.17万辆,北京现代卖出了新车6.76万辆,两大合资品牌销量加在一起不及东风日产轩逸一台车型的销量,颓势尽显。
现代和起亚两大合资品牌在国内可谓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早在2013年,北京现代就正式迈过“双百万”辆产销大关,成为继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之后,国内第三家年销过百万的单一汽车品牌,截至2015年累计产销就已突破700万辆。2016年,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到达销量巅峰,年销量分别为114万辆和65万辆,但随着整个车市由量变向质变的发展过程中,韩系车却掉队了,此时人们才突然发现,韩系车已经造不出畅销车型了,无论是轿车还是SUV销量榜单,靠前的位置都难再见到现代和起亚的身影。
这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韩系车自身,这要从三个方面说起:
首先,韩系车的更新换代太慢,一款现代名图足足拖了7年才换代,与其说是换代,不如说是换了个外壳,因为它的三大件相比老款几乎没有什么变动,老掉牙的1.8L自吸发动机依旧被沿用。
其实不止名图,现代和起亚旗下多款车型都是“新瓶装旧酒”,比如现代的ix35和起亚的智跑,两款车型每一次的升级都是把外观和配置微调就拿出来卖,要技术没技术,要科技感没科技感,对外美其名曰开不坏,放眼望去又有哪款车型容易坏呢?
再者,现代和起亚在新技术上的推广扣扣搜搜,就比如新款的现代索纳塔和起亚K5凯酷,1.5T发动机技术先进,动力也不弱,偏偏配上了个7挡干式双离合,即便不懂车的小白也知道干式双离合不如湿式的好,更不如AT变速箱来的稳定。
现代也并非没有解决方案,自家的MPV库斯途上的1.5T发动机匹配的就是8AT变速箱,有技术就是不愿意给,还真不怪消费者不买它。
最后,现代和起亚集团贵为世界第五大车企,车子几乎卖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但在国内它却给出了最烂的产品。
以中级车索纳塔为例,在中汽研C-NCAP正面40%偏置碰撞试验中,北京现代索纳塔的A柱出现较为明显的弯折痕迹,表现很不理想。而在美国IIHS(美国公路协会)组织的碰撞测试中,索纳塔在3个领域共计7个细分项目评测中均拿到满分。要知道在偏置碰撞测试环节,美国IIHS设置的正面偏置碰撞重叠率仅为25%,难度明显高于C-NCAP的40%重叠率设置,但据美国IIHS官网信息,美版索纳塔该项测试成绩为“G”(优秀)。
在国外,更难的测试却取得了更好的成绩,来到国内,简单的安全碰撞却不合格,现代玩得一手好“双标”。
除了自己的“作死”外,车市外部的环境变化也对韩系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10年前的韩系车所处的竞争环境相对宽松,彼时的国内车市还不成熟,作为合资品牌的韩系车还能牢牢地压制住国产车,同时它还靠着不错的性价比吸引到了德系和日系的潜在消费者。
但如今一切都变了,国产车迅速崛起,叫好又叫座的中高端产品一款接一款的推出,品牌形象已经完全逆转;车市的竞争更激烈,德系和日系车也不得不放下身段来抢市场,韩系车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1-4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282.8万辆,市场份额41.6%,同比增长3.4%,韩系车的市场份额几乎只有国产车的零头。讽刺的是,2021年韩系车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为7.9%,较2020年(7.4%)仍有小幅增长,难不成它又是下一个铃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