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不少人会选择驾驶电动自行车外出,多数人想不到,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已经超过了私家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第一交通工具,更是中短距离的首选工具。
新国标和一系列的电动车管理办法推出之后,针对电动车的管理越来越详细而严格,基本上实现了各方面闭环管理,新国标限制了电动车的生产标准和生产流程,并且进一步限制了经销商的销售行为,有利于电动车行业的发展。
不仅如此,相关部门还制定了详细的上路标准,从驾驶人和车辆本身入手,推出了更为详细的出行门槛,从上路使用到停放、充电,都需要符合一定的规定。
新国标推出之后,对新国标电动车的产品结构作出了要求,电动自行车需要具备脚踏板功能,但大多数车主并不习惯脚蹬设计。
脚蹬的存在并没有太出色的优势,反而可能会在上下车时绊倒驾驶人,但又无可奈何,没有脚蹬的电动车属于非标电动车或电摩、电轻摩,没有脚蹬就不能悬挂长期非机动车车牌,加装脚蹬之后,电动车又迎“3不准”限制,交警:罚款200起步
一不准:不准加装手机支架
与汽车手机支架的作用一致,很多车主为了方便使用导航,为电动自行车加装了手机支架,不少高品质电动车甚至会自带手机支架。
在推出电动车管理措施之后,不少城市限制了加装行为,甚至限制到了手机支架,不允许电动自行车加装手机支架,是为了避免出现浏览电子设备这一分心驾驶行为,叫ing查到后会责拆除,不遵守的情况下,交警会作出罚款20-50元的处罚。
二不准:不准加装前挡风玻璃
新国标推行之后,曾经流行的电动自行车反光镜不见了,这是因为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尺寸做出了限制,高度限制不允许加装车载后视镜,自然不能加装前挡风玻璃。
要知道,加装挡风玻璃之后,会影响电动自行车的平衡和安全性能,出现交通事故后更容易造成二次伤害,交警查到后会现场帮助拆除。
三不准:不准加装遮阳伞、雨棚
讲完了车把上和车把前方的加装设备,就应该讲述电动自行车上方的加装行为了,在新国标和电动车管理措施中,明确禁止自行加装这类装备。
这类设备会影响车辆稳定性,改变车辆的自重和重心,很容易受到风雨的影响,还会阻挡驾驶人的视野,从而影响自身或其他驾驶人的安全。
交警一旦发现加装遮阳伞、雨棚等加装行为,会责令强制拆除,若是车主不服从管理,交警会强制扣车,还会罚款200-500元。
综上所述,这是电动自行车迎来的三不准限制,在加装电动自行车脚蹬之后,又限制了驾驶人的自行加装行为,进一步提高车辆安全属性、消除安全隐患,希望广大驾驶人能够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