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国务院常务委员会发布了实施33项稳经济措施的决定。正在很多朋友问,政策何时落地的时候。深圳市就已经落实了国家关于促消费工作的决策部署,出台了《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行动之快,令人钦佩。这真的体现了深圳这座大湾区核心城市的行动力和执行力。
仔细研究了一下深圳这次推行的措施。可以说,完全把国家的每一个部署落到了实处。补贴电子产品消费、推动家电消费、减税降费等。但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力度最大的还是鼓励汽车消费。
(一)支持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最高不超过1万元/台补贴。免征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税。
(二)针对汽车牌照摇号5年以上仍未中签的人群,定向投放2万个牌照指标。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的中签者,再给予最高不超过2万元/台的补贴。
(三)放宽混动车牌照申请条件。允许名下有1辆深圳号牌车辆的个人,再购买一台混动车。
(四)鼓励客运企业使用新能源车。对新购新能源客车的企业商户,给予最高不超过5万元/台补贴。同时推动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采购绿色交通出行服务。
从措施中可以看出,深圳这次的促消费方式非常直接。用最简单可行的手段,让消费者得到优惠。而且替市民想到了,既然连续5年里都在摇号,说明他们是汽车的刚需人群。如果他们在购车时选择一台新能源车型,就可以累积得到近3万元的补贴。即使是一般人购买新能源车,也能享受到近1万元的补贴。再加上国家新能源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消费者得到了更多优惠。
上个月汽车巨头比亚迪刚刚宣布,放弃纯燃油车,专攻新能源车市场。比亚迪不但在乘用车领域发展势头极好,在商用新能源车领域也早已布局多年,技术和车型日趋成熟,刚好符合深圳这次倡导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绿色出行的需求。加之比亚迪是深圳本土企业,本地居民接受度更高。所以,比亚迪将是深圳市这一波“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在这里不得不着重赞扬深圳的城市精神“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这样的精神不但体现在腾讯、华为、比亚迪等企业身上,更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政府的行动力上。今年三月份,深圳和上海几乎同时受到新冠疫情侵袭。深圳当机立断全面封城7天,迅速阻断疫情传播。社会秩序平稳恢复正常。
反观上海,从“大家放心,问题不大”,到“上海不能feng”,到“上海不得不feng”,到最后2300万人长达两个月尚未结束的“画地为牢”。可以说北上广深是这个国家的镜子。上海和北京依然在疫情中苦苦挣扎,无暇顾及,而深圳已经走在了前头。希望我们尽快渡过疫情难关,早日看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进来,尽快部署,激发潜力、扩大消费、提振汽车市场消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