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比亚迪是如何从门可罗雀到万人空巷,为何会如此如此大的反差


#老司机聊汽车品牌#

一张图片足以说明比亚迪汽车现在的火爆程度,哪个品牌的4S店用过叫号机?

貌似只有在银行、医院或者服务大厅等场景里才有出现,在买方市场的汽车行业里,貌似这是独一份;当然也有某些知名度很高的合资汽车在售后用过预约叫号,但那是修不过来了……曾经不被看好的比亚迪汽车,现在似乎是万人空巷,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呢?原因并不难理解,因为现阶段除比亚迪以外,相同价格区间段里没有其他实力相当的插电混动汽车可选。

DM-i架构的秦汉唐宋,这些车随便挑出一台,其必然会是各自价格区间段里的技术标杆;不论是性能、油耗还是电耗,也不论是配置还是车身材料用料,标准都是标杆。

不过还有一点不能否认,至少以比秦宋系列高出一些的预算,还是能选择到实力相当的插电混动汽车的哦。

这就是比亚迪能够实现万人空巷的原因,说白了,原因就是比亚迪能让插电混动汽车比其他品牌的车辆便宜;成功的把绿牌插混汽车的消费门槛拉低到主力燃油车的价格区间段里,燃油车和DM-iPHEV系列量产车相比,综合品质差了一个技术等级。

其实从来没有消费者会排斥新的技术,尤其是这种能让车辆品质有质的提升的技术,可是当然使用这种技术的产品价格超过老旧技术产品的时候,人们是可望而不可即,对于这种新产品就会有诸多抱怨;反之,当新技术产品的价格下来以后,人们还用抱怨吗?这就像早期的智能手机也被各种吐槽,原因无非是因为太贵,而在系列优秀的国产手机陆续问世后,功能手机似乎在一夜之间就被淘汰了。

这就是比亚迪的成功之本,成本控制是成功的根本。

比亚迪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是通过高度垂直整合模式,从十几年前开始各个核心技术的研发规划,一步步的打破技术封锁,实现动力电池、各类电机、电控芯片、车身稳定程序、牵引力控制系统、扭矩管理系统、车机、照明、储能等等核心技术的自研自产,并且在各个领域里都能成为行业翘楚。

初期的巨大投入让很多汽车爱好者看不懂,为何不依托现有供应链体系呢?原因是这条供应链里掌握核心技术的往往都是外国企业,当一个中国企业强大并实现汽车销量反超西方汽车厂商后,这条供应链就会“动手脚”,对中国企业进行各种限制,最常见的就是提高供应价格,从而让国产汽车失去竞争力。

比亚迪早已经看穿了这里的问题,所以才会规划打造这么一条供应链;在系统完善之后,从采矿开始制造电池的比亚迪可以从各个环节控制整车制造成本,可以通过储能业务对动力电池组的二次需求,来提供更高标准的电池组保障服务,以及进一步的控制车辆的价格。所以比亚迪成功了!其实新能源汽车把成果的筹码压在续航或智能化上是错误的方向,“物美价廉”才是成功之本。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