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在中国喜欢使用双离合器,而在美国市场则使用AT变速箱。这句话广为流传,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都知道,大众在国内民用车型中最常见的应用就是DSG双离合变速箱,而在美国,主要是比较稳定的AT变速箱。这是专注于国内市场,开发新技术吗?
首先,双积分策压双离合和手动变速箱结构很相似,没有变矩器的传动损失,动力传递很直接,而且国内对厂家油耗标准很严格,平均油耗降到5升每100公里。在这种情况下,双离合合成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大众汽车没有自己控制的变速箱供应商。过去,所有爱信变速箱都使用过。不过,爱信不仅供应大众,产能也有限。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被爱信掐死。大众选择自行烘干变速箱,但技术专利已被爱信等厂家垄断,大众只能选择技术相对简单的双离合。
双离合变速箱可以理解为两组AMT的组合。每次升档或降档都需要两组离合器同步和半联动。如果实际路况足够拥挤,总是走走停停,TCU就会错误地分析驾驶员的意图。预期升档,但实际上需要降档,因此单个错误将具有多个半联动。

所谓半联动,就是失去旋转的状态。飞轮转动产生的摩擦力与被压板压紧的静摩擦板之间是半联动的。半联动状态有动力输出但一直佩戴;干式摩擦离合器的最低使用寿命为27.5万次,压盘是离合器片的两倍。
正常手动变速箱可以行驶几万公里没有问题,但双离合的半联动频率是手动挡的N倍,当然耐用性会差很多。大众汽车痴迷于双离合变速器的开发。大众早期会使用爱信的AT变速箱,但请不要放弃被别人控制的问题。

大众为了降低造车成本,不被别人卡住,下定决心要研发双离合变速箱,只是因为没有研究AT和CVT变速箱,是因为有很多专利保护难的。双离合变速箱还比较空白,大众选择了双离合变速箱入手。
双离合变速箱最早用于赛车。具有换挡速度快、重量轻、抗冲击等优点,赛道不会拥堵。即使双离合变速箱有发热、回缩的问题,性能也不会很明显。但在民用车上使用时,复杂路况下变速箱过热、回缩的问题会被放大。

大众虽然一直在宣传双离合变速箱,但自身结构带来的问题只能改善,不能彻底解决。尤其是干式双离合更为明显。湿式双离合器油润滑和冷却更多,使用体验会更好。
所以当大众汽车出现双离合问题时,它把美国市场上的所有汽车都换成了AT。到现在为止,它觉得没问题,还敢换双离合。在欧洲和中国,它可以以低于更换变速箱的成本解决问题,因此可以继续使用双离合器并慢慢发展和解决问题。

环境不一样。在美国,产品不可靠,消费者索赔的赔偿价格非常高。如果发生人身意外,那就更贵了。说白了,美国的赔偿风险和罚款成本太高,普通企业不敢冒产品不靠谱的风险
综上所述:由于大众在中国是全球销量最高的国家,大众认为国人离不开这个品牌,所以大众在中国有些肆无忌惮。近年来,大众汽车因各种重大事件而遭受严重亏损,因此对中国车型开始没有底线,甚至生产标准已经低于全球标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无论是DSG事故还是烧机油等等,这些事故都只发生在中国。所以我劝大家在买车的时候要理性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