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的今天,在汽车技术上也想搞出新的花样。在新能源领域,很多厂商追求“自动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机互联、高智慧的语音助手”等功能,与传统汽车技术也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虽然很多人吐槽“冰箱、彩电、大沙发”,但是人人都想拥有这样的配置,在传统汽车上,只有高端车型才能看见这样的配置。
早在国外,就有车型搭载了新型技术“电子后视镜”,取消了原本的传统实体镜片,更换成了一颗高清摄像头。初看上去,外形似乎有些奇怪,但是打出了后视镜的差异化,如果能在高端品牌上使用,一定可以代表着高端、奢华的名词。相关的法规也批准了这一行为,将在今年七月份正式开始实施。最快的话,在今年年底,就能看见这样造型奇特,没有镜片的后视镜了。
这样的后视镜是你所需要的吗?首先说明一点,这样的电子后视镜成本不低,而且首批也不会搭载在30万元以下的车型,毕竟增加了成本,很多的车型并不适合这样的配置。而电子后视镜,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上,大概率会成为选配的配置,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想要获得这款炫酷的电子后视镜,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这么看来,对于普通汽车消费者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那么,电子后视镜相比传统镜片后视镜有哪些优势呢?首先就是整个风阻系数的降低,略微提升下续航,增加外观美观度、不再需要后视镜折叠的功能,在狭窄的地方也拥有了更多的通行空间,当然,目前在测试阶段中的电子后视镜有多个版本,有的车型搭配的电子后视镜并不节约空间,反而像一根伸出去的棍子,略显奇怪。这种电子后视镜应该会放置在“新能源汽车上”,左右两侧的摄像头不仅可以提供后方的视野,在自动驾驶上也充当着关键性的作用,可以控制车道两边的距离,保持车道居中,对盲区车辆进行检测,在适合的位置辅助驾驶进行变道。
在研制电子后视镜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痛点,那就是有一个画面延迟的问题,通过线路传输显示,运算处理器再传输到屏幕,又有一些时间上的迟缓,类似于实时监控,会有一两秒的延迟。对于交通安全来说危害很大,但是如果电子后视镜正式上场,该技术一定会有很大技术上的突破。欧菲光表示自己自研的电子后视镜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还放出了类似场景的图片,不过,因为只是技术上的测试,所以挂在左右上方的电子镜头,看上去非常的难看与丑陋,若是到了深夜行车时间,电子后视镜的光线也会对车主造成影响。
“与车企深度合作”,将电子后视镜显示器,集成在车门上,目前奥迪推出了这样的假想图,看上去效果很好,而且宝马深度看好基于摄像头的外后视镜,曾经还大胆预言,将在2019年彻底取代传统的后视镜。作为豪华品牌,一定对电子摄像头后视镜进行了深度的研究,之前因为法规限制和技术上的瓶颈以及价格上的因素未能完成目标,距离实现这一成果,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你们看好电子后视镜吗?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