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宋系列并非垄断之车!同价位还有两台增程SUV可选


老司机聊汽车品牌

10-15万元区间的PHEV市场是否为比亚迪“垄断”?

这个说法让比亚迪忽然变得有些“蛮横”,似乎在这个范围内除了比亚迪就不能有别的插混车;显然不会是这样,因为在开放的市场中不可能只允许比亚迪造车,所有汽车厂商都能够打造同级别且使用相同驱动系统的车辆,但能不能造得出来就得看自己的本事了。

个别汽车厂商自己造不出来就讲比亚迪“垄断”,其实从来没有,在其打造的SUV车型市场中除比亚迪宋系列以外,另有两台插电增程汽车属于同类产品。

这两台车的性价比更高且可玩性更强,只是品牌知名度不高所以销量比较一般。

不过在讲这台车之前还得先了解宋ProDM-i,这台车的指导价为14.08-16.58万,现在的比亚迪也涌入降价潮;方案是“88元抵6888元购车款”,所以现在的指导价就变成了13.39-15.89万。

宋ProDM-i的车身尺寸是4650*1860*1700mm,轴距2712mm,属于大五座紧凑级SUV,车辆只有前驱选项;驱动系统是DM-i,这是一套插电混动系统,其混动模式包括增程和高速区间的油电混合,双模式合理切换实现了超低油耗,最低荷电油耗为4.4-4.5L/100km,实际油耗在6.5-7.0L/100km之间。

原价14.08-15.48万的版本属于短续航系列,纯电模式续航里程只有51公里;15.78-16.58万的版本为长续航系列,纯电续航里程为110公里,插电混动汽车都是要有纯电驾驶能力的。

配置不赘述,简而言之是标准挺高。

不能否认的是宋ProDM-i是目前插电混动紧凑级SUV里价格最低的选项,也是知名度最高的选项,但客观来说并不是性价比最高的选项。

参考天际ME5,此车共有三个选项。

指导价分别为13.88、15.99和16.99万,起售价比降价后的宋ProDM-i略高一点;但是这台车的纯电续航里程要长一些,同样的NEDC模式测试续航里程为155公里而且是标配!比宋ProDM-i短续航系列多出一百多公里。插电混动或增程汽车最需要就是足够长的纯电续航里程,因为只有这个里程够长才能在日常用车时不烧油,也才能更有效的降低用车开支。

天际ME5的车身尺寸也有4580*1915*1635mm,轴距2750mm,标准也与宋ProDM-i相当。

但这并不是最大的亮点,DM-i架构打造的两驱车都是前驱,显然不会有什么驾驶乐趣可言;而天际ME5是后置后驱,驾驶乐趣显然会高一些;同时天际ME5同样给首任车主提供电池组的不限里程和年限的终身质保,比亚迪宋系列彻底没有优势可言了。

当然品牌知名度的优势还是在的,只是诸如天际等年轻品牌也会成长。

所以个别认为比亚迪在15万以内搞“垄断”的汽车厂商真的是短视的很,不要看不上这些年轻品牌,人家的销量虽然不高但也够某些厂商追赶的。

第二台车是零跑C11的插电增程版,真正会给比亚迪宋系列带来压力的是这台车。

其增程版的三个选项价格分别为:14.98万,16.58和18.58万,对应的CLTC(标准和NEDC相当)的纯电续航里程为180公里和285公里!即便是宋Pro或宋PLUS的长续航版本也不如此车的低配版本长,比其长续航版本短了两倍多。

所以这台车是目前的中端插电类SUV里最适合家用的,只是其增程混动模式的耗油量略高于宋PLUSDM-i,可是混动模式又能用几回?而且这台车的油耗略高是有道理的,因为C11的尺寸更大。

零跑C11的车身尺寸达到4780*1905*1675mm,轴距2930mm,属于中型SUV,以上车辆都是紧凑级;并且该车使用了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架,标准高于上述车辆的麦弗逊加多连杆,配置标准更高,起步就有辅助驾驶系统。

那么现在将零跑C11、天际ME5,宋Pro/PLUSDM-i放在一起,比亚迪究竟垄了个什么断?

在这个段位里能打的车并不少,而且会越来越多。比如深蓝S7大概率会与这三台车定位相同,这是长安旗下中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插电增程车。同时使用比亚迪DM-i架构的创维ET-i价格也不高,斯威汽车的大虎虽然更像工具车但也是DM-i架构的插电增程SUV、价格这是10万左右而已。

插电混动和增程汽车的价格必然会越来越低,因为各类原材料、包括动力电池核心的碳酸锂都在降价,所以汽车的价格也要跟随调整;此时传统汽车厂商要随时注意行业动态,否则真的有可能被淘汰。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评论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