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作为一种古老而又经典的交通工具,曾经风靡全球。而在中国,由于国家政策调整,车辆管理越来越严格,汽车变得越来越难开,自行车却逐渐被淘汰了。
然而,自行车在欧美却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潮。自行车品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内资本也开始纷纷入局。为什么国内自行车行业遇冷而海外却大火?这其中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一、国内自行车行业的发展
中国自行车产业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66年,北京自行车厂生产出了第一辆“凤凰”牌自行车,此后自行车行业发展迅速。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自行车产业几乎独霸全球,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永久自行车和凤凰自行车。

然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逐渐放开了自行车市场,引进了国外的一些知名自行车品牌如捷安特、美利达、特雷克等,同时也支持国内自行车厂家进行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开拓国际市场。
然而,自2000年以后,自行车市场就开始逐渐萎缩。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自行车的消费需求逐渐减少;另一方面,车辆管理越来越严格,自行车的市场份额也逐渐被汽车所替代。
二、海外自行车市场的回暖
和国内的自行车市场相比,欧美市场的自行车销量表现要好得多。其中,电动自行车成为欧美市场上的一大特色。
据统计,2017年欧洲地区的电动自行车销售额增长了21%,总体销售额达到了6.5亿欧元。特别是荷兰,这里是自行车的天堂,市场销售额达到了20亿欧元。

为什么欧美市场上的自行车销量持续增长呢?一方面,欧美市场的消费者已经逐渐习惯了骑自行车,这也是他们环保、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自行车在城市出行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自行车专用道,这对于自行车在市场上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电动自行车也逐渐成为欧美市场上的一大特色,比起普通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无论在运动方式,还是在舒适性、便利性和实用性方面都更胜一筹。
三、海外自行车行业的繁荣
自行车市场越来越发达,许多知名品牌也因此在欧美市场上得到了巨大的成功。美国的捷安特、美利达、特雷克,荷兰的巴巴托斯、贝恩斯利等自行车品牌,成为海外自行车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

同时,欧美市场上的自行车行业也有了很多创新。例如,由于自行车便携性的优势,以往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单车型上,而现在有了很多智能、可变形的自行车,深受消费者青睐。
例如,想象一下,把自行车变成一个移动的咖啡厅,有一种酷酷的品牌叫做“Aeroe”,说不定就是未来自行车的一个方向。
四、国内自行车行业的现状
虽然国内自行车市场的发展逐渐萎缩,但是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的自行车品牌却并不弱。永久自行车,是中国最早走向国际市场的自行车品牌,在非洲国家拥有非常高的市场占有率。

不过,国内的自行车行业在技术和设计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说,自行车普遍缺乏高科技附加品,大多数自行车品牌只是跟随国际品牌的技术水平走,缺少自己的特色。
此外,在品牌和售后服务方面也缺乏优势。这使得国内自行车品牌在市场上难以有所突破,也没有受到欧美市场上的备受瞩目。
五、国内资本争相入局
随着欧美市场上自行车产品的繁荣,中国自行车产业也重新被市场提及。其中,自行车共享模式的创新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摩拜单车、ofo自行车等自行车共享公司迅速崛起,成为了一时的资本宠儿。

此外,在国际市场上品牌代理模式逐渐成为自行车行业的一种常见形式。知名代理公司如新加坡的巴盟、台湾的鸣势、波兰的峰动,都在国际自行车市场中活跃。
国内自行车厂商也纷纷转型,开始探索品牌代理市场。不过需要指出,纯代理模式本身并不能提高国内自行车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有产能、成本等方面的问题,也需要厂商自行摸索。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自行车行业的发展有其市场回归的必要性。但在中国,似乎自行车并没有得到消费市场足够的肯定,在民众心目中甚至被视作穷人的交通工具,这多少有些不健康。

实际上,自行车在当今环保、健康的生活模式中显得越发重要,这体现了全球环保、健康理念和发达或发展中国家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自行车行业作为一种经典的交通工具,不应该被简单地忽视掉。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让自行车在中国市场中焕发出新的活力,让更多的年轻人重拾骑行的乐趣,同时也让中国自行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展示出更多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