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组数据:2023年小鹏汽车1-2月份累计销量仅为11228辆,同比暴跌41.4%。与2022年年初相比,小鹏汽车股价跌幅已经接近90%,市值蒸发超3200亿港元。
2021年还是新势力品牌销量王的小鹏,在去年的新势力销量排行中直接被踢出了前三,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小鹏销量“失速”?可能就像许多网友说的“小鹏没有用户理念”。

跪地认证门 车机APP升级需要消费者向小鹏汽车跪地认证升级 小鹏到底有没有把用户当人看?
小鹏汽车的“跪地认证门”当时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许多网友甚至戏谑“过年要压岁钱的时候都没磕的这么标准”,虽然官方的道歉来得及时,也无法掩盖“跪地认证”的事实。许多网友认为小鹏这波操作炸裂三观,也不怪网友反应大,小鹏在认证设计上就没有考虑用户感受,才导致后来的舆论讨伐,设计上的失误小鹏只能咽下这颗苦果。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谁能想到有一天要为自己的座驾“磕头”?

销量担当小鹏P7 上市2年早已失去竞争优势 小鹏P7i的上市无法拉住小鹏不断“坠崖”的销量
小鹏P7在2020年刚上市就成为了小鹏汽车的销量主力,但新能源车型升级换代周期堪比手机平板,上市已两年的小鹏P7很难与现在的新车抗衡。除去销售主力小鹏P7,小鹏旗下的小鹏P5、小鹏G9都没有达到预期销量,销量的重担只能压在小鹏P7身上。今年小鹏上市了小鹏P7的升级版——小鹏P7i,小鹏P7i主要升级的地方就是智能驾驶上,搭载了第二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XNGP,同时还增加了两颗激光雷达。国内的消费者对于车辆的智能驾驶辅助其实并没有那么信赖,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多少也不是当下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想用智能驾驶辅助升级来笼络消费者,小鹏你有了解过消费者到底需不需要吗?

将科技感刻在骨子里的小鹏 无视消费者的基础用车需求 将研发重点放在自动驾驶辅助上到底是对是错?
答案当然是错的,国内市场对于智能驾驶辅助的态度并不明确,直白说消费者对于自己爱车智能驾驶辅助的多少没有特别明确。智能化是大趋势,所有车企都在强调“科技感”,尽管小鹏在自动驾驶辅助和智能化座舱上有其核心的技术优势,但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变革还未完成,且各品牌技术没有拉开很明显的“差距”,消费者对于自动驾驶的信任度和付费意愿相对较低。小鹏汽车为什么偏执于消费者不那么看重的智能驾驶辅助?是为了突出科技感和未来感?

特斯拉降价引发的蝴蝶效应让小鹏的“保价协议”变得可笑 自断一臂的小鹏汽车只能在“越卖越亏”的路上越走越远
小鹏汽车销量下降自去年下半年就已经有所趋势,小鹏也快速认识到问题并采取了措施,内部进行了一些列组织架构调整,外部为应对今年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取消,小鹏汽车出台了相应的保价政策,自断一臂的小鹏汽车本该迎来销量的上涨,但特斯拉的降价是那么猝不及防,小鹏汽车只能被迫入局。对于内忧外患财政紧张的小鹏汽车来说,只能在越卖越亏的道路上一路走到黑。

总结
“智能化”是汽车新时代的重要标签,也是小鹏汽车立足于汽车市场的根本,过分执著于“智能化”让小鹏汽车走到了一个退无可退的尴尬境地,无视消费者用车需求、设计上“碾压”消费者尊严,没有“用户理念”的小鹏到底为什么会觉得升级智能驾驶辅助就能让消费者买单?试问谁会在当下买一款自己不需要的产品?谁又会为了未来5年或者10年之后可能实用的技术去买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