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哈弗的销售顾问,今天和大家聊聊刚上市不久的枭龙系列。
最近市场如何?
我们有展厅也有商超展位,但目前车型只有枭龙和枭龙MAX两款,商超客流量比较大,二次分析筛选后,意向用户大概在10-15批/天。
别人都是怎么买这车的?
店里枭龙从上市到现在转大定的客户只有7个,其中有5台都是枭龙MAX,其中Hi4 105四驱精英版和四驱智能旗舰版各两台。颜色选择目前没看出明显倾向,大定的这6台就包含了4个配色:云涧灰、玄夜黑、日耀金、云海白。

店里还有不到10台现车,所以提车速度还是挺快的,除非比较特殊的配置才要从厂家订购,不过速度也不慢,之前的经验是从下单到提车用不了一个星期。
从目前7个大定客户和20个99预定权益订单来看,枭龙MAX四驱领航版是订的最少的一个配置,只占15%左右,而且选择玄夜黑颜色的也不多。在车系方面,枭龙全系溃败,根本卖不过枭龙MAX,只占全部订单的30%左右。

厂家金融政策很多,有0息也有低息,通常资金压力不大的话还是贷12万24期免息的居多。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分期业务收取3000-4000服务费,其实就是店里的纯利润,如果不托关系的话还真不太好免。保险因客户选择不同,大致在4000-5000的样子,上牌费目前是按照全款500分期800收取,以上这些费用都是店内真实情况,不代表其他地区经销商。
现在购车权益还都是上市时厂家公布的那些,店里并没有额外的政策。

预售期至上市那阶段,可以在线上缴99元意向金预定,同时还可以享受所谓的超值礼包,有四重专属权益,其中最吸引人的还是首任车主终身免费基础保养,当然是有括弧的:营运车与公户车不享受,而且需要 5月31日24点前完成转大订,6月30日24点前完成开票才可以享受。其余像后备箱垫、脚垫什么的装饰吸引力就一般了。
上市后,99元可以直接转为2000元定金的大定客户,注意,需要补齐剩余的1901元,如果6月30日24 点前下订并开票,2000元可以膨胀为4000元抵扣车款。
置换方面,长城本品补贴6000元,外品4000元。赠送的充电桩只有枭龙MAX全系和枭龙110KM长续航车型才有。其他例如整车三电终身质保,赠送流量,还有转介绍积分就比较平常了,而且早也被同行玩烂了,客户听到这些最多扯扯嘴角,没什么情绪波动。

买这车的人都会对比哪些车?
关注枭龙系列的客户比较多元化。其中一个四十多岁大哥是本地外企技术型人才,现已做到了工程师,但薪资待遇和我所理解的工程师却有一定差距。
大哥之前一直都比较喜欢比亚迪宋Pro DM-i,从去年观望到5月中旬,早就听说宋Pro要改款上市,一直等一直等,结果等到花儿都谢了,宋Pro DM-i冠军版也没来,倒是等来了枭龙。大哥实在是挨不住了,并且对冠军版宋Pro DM-i的前脸极度不满意,说反正都是丑,何不在丑里选一个更顺眼的呢?最后大哥拿定主意选择了枭龙MAX Hi4 105四驱精英版云涧灰。

不是,既然喜欢宋Pro DM-i但又对冠军版不满意,为啥不选现款?当然这个疑问我到最后也没敢问出来,就怕为数不多的大定客户恍然大悟转身就去了比亚迪。
店内客户对比最多的还是比亚迪宋姓双兄弟,宋Pro DM-i和宋PLUS DM-i,毕竟都是差不多架构的混动车型,价格、大小都差不多。哈弗在SUV领域的影响力不必多说,比亚迪在插混新能源领域也属于领跑者,宋PLUS DM-i在市场上的表现让好多同行羡慕嫉妒恨,都憋着大招想要对决一番,基本上10个客户里面得有7-8个都是关注过比亚迪宋姓双兄弟的。
对比后选宋的客户第一是考虑到比亚迪现在的“霸主”地位,第二是枭龙系列的外形确实不如宋姓双兄弟看起来更舒服。有一个年轻客户,看了枭龙MAX内饰大连屏直呼够NB,说车身尺寸比宋PLUS DM-i稍大一点,乘坐空间感觉也更宽敞,细节配置也比宋好,所以他最后选了宋PLUS……

品牌力这个东西,确实很让我们脑瓜疼。
反过来,只要不是对品牌力很在意的客户,那枭龙MAX就有机会,第一是因为指导价确实更便宜一些,车也大一些,全系四驱,性价比是在的。至于枭龙就不提了吧,太难卖了,没有参考价值。

这车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客户会有哪些抱怨?
客户试驾的时候,对驾驶感受比较满意,但是低速行驶的模拟声听起来比较难受,还有就是枭龙MAX的前脸设计不知所云。
由于交付并不多,目前还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出现,后期再来和大家唠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