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重卡,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的重型卡车。按照动力方式不同,可分为电动(含纯电动、换电)、燃料电池、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等。
根据第一商用车网数据显示,去年国内新能源重卡销量达到2.51万辆(交强险实销口径,不含出口和军车),同比增长140%,在重卡终端销量占比约5.2%。2023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累计卖出1.15万辆,同比增长14%;电动车型占比高达91.2%,其中,换电车型占比为54.56%。
新能源重卡已在全国31个省(市、区)、186座城市挂牌上路。1-6月有28座城市上牌量超百辆,河北唐山以927辆高居第一,邯郸、石家庄、保定、沧州跻身前二十。新能源重卡的推广运用,有助于加快当地钢铁、煤炭、港口等高耗能企业,向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速度。

目前,新能源重卡车企主要分为三大派:“传统派”、“跨界派”、“超车派”。以中国重汽、一汽解放、东风公司、陕汽集团为代表的“传统派”,正在加快转型步伐。
例如,中国重汽已面向牵引、载货、工程、专用四大类车型,开发出全系新能源商用车产品。一汽解放则早在2021年9月就发布“15333”新能源战略,将投入超过200亿元用于研发,计划2035年新能源整车销量达到50万辆。
“跨界派”主要包括宇通集团、南京金龙、比亚迪等。这些企业在客车行业积累了成熟的三电系统技术,掌握了新能源重卡动力总成的主动权。上半年宇通卖出915辆,排名行业第五。

“超车派”主要指在燃油重卡市场表现平平、试图借助新能源重卡“弯道超车”的企业,包括三一集团、徐工重卡、吉利商用车、北奔重汽等。目前来看,它们确实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6月份,三一以700辆的成绩排名第一,今年第四次夺得新能源重卡月销量冠军;1-6月累计销售2532辆,同比上涨80%,市场份额达到21.99%,同比提升8.11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三一已经连续两年坐上新能源重卡销量冠军宝座,2021年累计销售1497辆、占据14.33%的市场份额,一跃成为中国新能源重卡第一品牌。去年销量同比增长180%至4196辆,市场份额提升至16.74%。

众所周知,三一集团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龙头,混凝土机械稳居全球第一品牌;挖掘机械连续12年蝉联国内市场销量冠军;大吨位起重机、旋挖钻机、路面成套设备等产品居全国第一。
2017年三一集团正式进入重卡领域,成立了三一重卡。去年底,宣布完成近10亿元的融资。根据胡润研究院公布的“2023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其估值达到140亿元,
在燃油重卡领域,短短五年时间完成三代产品开发并投放市场,单项产品迭代速度远超4-8年的行业平均水平。在新能源重卡领域,组建专门团队开发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驾驶舱、底盘车架等。凭借低能耗、换电快、轻量化、应用场景广泛等优势,已应用在钢铁货运、港口倒短、煤炭运输、专线运输和砂石运输等多个场景,在唐山迁西成功打造中国电动牵引车第一场景。
2021年6月自主研发的首台氢燃料重卡正式下线,可满足400公里以上的中长途运输需求。今年6月份,三一魔塔1165电动牵引车完成道路首航,成功创造“一次充电、续航817.5公里”,获得了半挂式电动卡车单次充电行驶最远距离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也标志着我国新能源商用车在中长途运输场景中零的突破。

写在最后
新能源重卡发展已是大势所趋,目前仍处于较早期,市场格局未定,各家企业均有一定的机会。与此同时,行业也面临一些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购置成本仍然偏高、充换电设施建设有待加强、核心零部件技术仍需进一步突破等。各家企业需要加快电池、电动驱动、智能控制等技术的研发,为新能源重卡提供了更高的性能和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