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上市为啥不提底盘技术?相比合资有减配还是低调务实?


虽然比亚迪这两年一直霸占着国内汽车销量榜的榜首,但是相应的质疑声也并不少。既然你的车又省油,售价还比竞品车型低,那一定是在某些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减配了,这样的质疑声并不在少数,并且随着比亚迪畅销车型相继推出售价更低的冠军版时,这样的质疑声变得越来越多。

那比亚迪到底有没有在看不见的地方减配呢?咱们今天就以王朝系列的高端SUV唐DM-i冠军版,从一个不容易被发现减配的地方——底盘来分析一下。

首先从底盘结构方面,唐DM-i冠军版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三连杆的配置,但与大多数同样底盘结构的车型不同的是,唐DM-i冠军版全系采用的都是铝合金材质的下摆臂,这种铝制件不仅在强度上会比普通铁制下摆臂更高,在耐用性与耐腐蚀性上也都好出一大截,咱们买一台20多万的家用车,就是奔着10年以上用的,底盘件一旦生锈不仅维修成本高,还会有行车危险,所以选车时一定要关注底盘的铝制材料使用率。

唐DM-i冠军版除了铝合金下摆臂以外,控制牵引臂、转向节也都是铝合金材料,能进一步降低簧下质量来提高避震器的反应速度,通过减少车身上下晃动的剧烈反应来提升舒适性,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我们常说的开大车但没有大车感。因为唐DM-i冠军版车长超过4米8,作为一台大车,很难谈及操控性,但因为铝合金材料应用的比较多,簧下质量低,能让避震器快速回弹过程中保证轮胎紧贴地面,这样就能增加车辆的操控感,即使在快速过弯时也能有比较大的信心,安全性上也更好。

簧下质量低主要是为了给减震器更好的工作条件,而唐DM-i冠军版为了提升驾驶质感,还配上了FSD减震器,能自动调节阻尼回弹,适应更多的用车环境,对于一台底盘本身就偏软的家用车来说,配上FSD减震器能更有效的提升乘坐舒适性。

当你开起这台车时,最大的感受就是舒服,无论是我们走在乡下的烂路还是城市内的路面接缝,冲击都缓解的比较好,轮胎的跳动对于车身的影响较少,很多主打舒适的车一旦走一些起伏明显的道路都会出现忽忽悠悠的开船感,但这台车的不稳定感就小很多,开起来给人的安全感也足够,毕竟在不同环境下都能保证车内的舒适性才是我们买SUV的目的。

在车身控制上,唐DM-i冠军版虽然也是个家用SUV,但是调校风格不是一味地软,减震器阻尼感很强。因为新能源车型要布局电池,往往车重都会更重一些,但唐DM-i冠军版在刹停时,减震器给到的支撑足够,而且还有另一个舒适性不错的地方,就是这台车的制动能量回收并不突兀,当你丢掉油门的时候,能量回收的力度不会马上就来,而是循序渐进的给到,对于一台家用车来说,这样的体验其实很难得,能很好的避免长途乘坐晕车感,对刚从油车换下来的车主上手新能源也比较友好。

动力体验方面,虽然这是一台中大型SUV,但毕竟比亚迪超级混动依然是以电驱为主,动力响应还是比较灵敏的。而且它这套EHS电混系统真是已经很成熟了,不会像市面上有些增程式一样,即使电还很多,但你只要油门踩得深一点发动机就会拉高转来充电,除了油耗高就是噪音大。唐DM-i冠军版我们实测油耗就在5个油左右,而且前面提到的技术成熟就体现在发动机上,首先发动机噪音隔绝的比较好,有很多时候都是看到能量流里发动机介入了才感觉到发动机在工作,其次就是介入时机,因为电驱后段加速不是强项,所以混动车后段加速一般都要依靠发动机直驱车轮,但很多车在发动机介入那一下经常会有顿挫,加速体验并不好,而唐DM-i冠军版在动力衔接上确实是强项,没有明显的顿挫,加速体验也比较顺畅,不仔细感受甚至都会忘记自己在开一台混动车。

总的来说,唐DM-i冠军版在底盘方面很舍得用料,大量的铝合金件、全框副车架、FSD减震器在家用舒适性上都是很大的加分项。国产车确实在早期有用料差、技术差的标签,但随着我们在技术上的突破和电动化的到来,无论在用料还是性价比上都有不小的领先了,比如在20万的价位中,很多合资车甚至只有转向节是铝制件,连杆都是铁的,但这台唐DM-i冠军版不仅有大量的铝制件,还配上了FSD减震器,这样配置放到有些欧系品牌上都要到30多万的价位里了。所以如果你也手握20万想买一台家用舒适的SUV,不如看看这辆唐DM-i冠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