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为何凯迪拉克汽车会被贴上「浴皇」的品牌标签?


#老司机聊汽车品牌#

问题:

为什么管凯迪拉克汽车叫做“浴皇大帝”?一个曾经的豪华汽车品牌被贴上这样的标签,似乎是很有些尴尬的吧;要知道用户画像直接决定品牌形象,这样的用户画像已经从戏谑逐渐变成贬低品牌的手段。从这个角度分析倒是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了,也许这不是凯迪拉克的刻意为之,而是其他“友商”的营销手段而已。

但是确实不能否认凯迪拉克汽车的产品定位下探,必然会一定程度的改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

哪些汽车品牌是曾经的“浴皇”?

凯迪拉克必然不是,老牌的德系三强也不是;有这种用户画像特点的其实是日系与韩系汽车,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品牌或车。

索纳塔起亚中端车丰田普拉多三菱帕杰罗等辗转过一些城市、接触过一些上述车辆的用户,最深刻的感受是这些用户才是真正的“浴皇大帝”。

而且用户画像还可以更深入的刻画,可以从从事职业、财务状况、受教育程度等等方面综合分析;此类车辆的用户普遍为从事看似传统但又不够传统的职业,比如建筑中层、建筑材料、物流运输、理财相关等等。对此类行业不熟悉的人往往认为谈事情的理想场所应该是茶楼或者比较正规的办公室,然而大部分还都在今天凯迪拉克“常常去”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很简单,首先是此类工作性质多少有些“江湖气息”,需要的从业人员往往是比较“勇猛”,对于职业专业技术的水平要求不高;而此类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倒是不差,从入行初期就能快速积累到足以购买汽车的储备,只要不被淘汰则后期提升的速度与程度也比较理想。

然而此类用户对于汽车品牌的认知还停留在初级层面,也就是普遍认为洋品牌更好;审美标准又多少有些“非主流”,那么韩系汽车从价格定位到设计风格都正符合需求,而随着不断的积累需要提升车辆品质的时候,能选择的必然是那些被炒作包装为“能越野又豪华”的日系SUV了。这是选车偏好形成的原因,至于也有“浴皇”的特点则是因为职业特点与受教育水平基本决定没有其他选项,升级的流程往往是网吧、酒吧、浴吧、洗脚店等等,最后大浪淘沙后的存在会偏向茶楼,是不是呢?

凯迪拉克为什么会接了这些车的班?

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因为韩系汽车的产品定位下探很快,车辆的真实品质也逐渐被起底;这两个品牌只能面向细分的廉价车市场,可以说驾驶韩系车“不撑头”了。

而日系汽车中所谓“高端越野车”陆续停产,帕杰罗没了、普拉多消失、途乐排放不达标;剩下的途达作为换壳皮卡一直热度不高,牧游侠的外观设计略显诡异。也就是说没有什么高端日系越野车可选,同时日系汽车有十余个品牌与几乎全部供应商陆续被起底造假的问题;但尴尬的是日本就十来个汽车品牌且包括子品牌,驾驶日系汽车其实是件挺尴尬的事情,那么为了“撑头”就只能一步到位选择豪华品牌汽车了吧,选哪个呢?

所谓的一线豪华品牌是德系奔驰、宝马和奥迪,这仨品牌的车辆品质撇开不谈(实在无法好评),重点是以规划预算面向BBA只能选择到诸如X1/1系、A3/Q2L、GLA/A级之流;此类小车不仅看起来小气,而且品质着实是连外行人都能看出来有多差的,那么这些车就不是理想的选项了。

剩下的品牌还有哪些可选呢?

剩下的品牌包括:

凯迪拉克林肯汽车沃尔沃雷车奇瑞王等在这些被定义为“二线”的豪华汽车品牌中,沃尔沃的品牌标签已经形成,大多稍显温和的中产(多从事技术领域的工作);沃尔沃时不太合适的,雷车讴歌英菲尼迪等品牌没有多少人知道,热门也不过是在闽粤琼等偏好日系汽车的地方,所以也可以给排除掉。

林肯汽车曾经也是红极一时,比如林肯加长车一度普遍应用于婚庆……70/80后怕是有很多人都坐着拼装焊接的林肯加长车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但是林肯汽车并不重视中国汽车市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失去了存在感;后期推出的MKZ等车辆也没有什么竞争力(因为用前驱),所以这个品牌也不是理想的选项——就剩下了凯迪拉克了。

凯迪拉克其实是个很聪明的品牌!

外国汽车品牌曾经能够被高看一等,原因无非是早期的公务用车选择了这些品牌,起到了“头部效应”以造成不懂车的个人用户市场的消费者认为它们不错。但是不论欧美亚的自主品牌一旦成熟,公务用车必然会选择自己的汽车品牌;国产汽车一线品牌的综合品质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合资车,目前只是在燃油汽车阵营还在于美系对抗,剩下的欧系真正百万级的豪车则另当别论。

所以自2017年开始国产汽车就成为了公务用车新车的唯一选项,不用多久,那些所谓的老牌德系与日系豪华车都会沦为低端快销车的品牌,德系怕是除了迈巴赫以外也不会有什么真正的高端车了。但是这些品牌的定位太高,下探定位可能会起到反作用;也就是一旦失去了品牌光环,这些问题多多的品牌也就一文不值了。

凯迪拉克的聪明正在于提前看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提前降低品牌定位,让凯迪拉克逐渐打入快销车的阵营;届时形成的品牌印象则是“廉价豪华汽车品牌”,但不论价格是否低廉,它最起码还有豪华汽车的标签,那么消费者从内心则会更偏向这种“比较有诚意”的品牌喽。

问题:产品定位的下探会改变用户画像。因为凯迪拉克确实拿出了一些诚意,比如起售价低至18万级别的CT系列轿车用前置后驱,用8-10AT纵置变速箱,用智能变缸发动机;即使不懂车也能看出它的优势,操控比前驱车好、性能也更强,同时外观设计风格也有些张扬但不算浮夸。

此时的凯迪拉克就像是多年前的韩系中端车,但气质“更硬”;而且该品牌的车辆价格跨度比较大,仅合资生产的CT/XT系列就覆盖了18-50万,短期内的升级规划可以一直考虑这个品牌。尤其是在日本黑金文化不再流行之后,凯迪拉克比日系品牌又显得有些文化气息,那么这个品牌就更容易被接纳了。但是用户的爱好是短期改变不了的,所以凯迪拉克接棒成为了“浴皇大帝”。

结语:凯迪拉克的品牌形象的转变是必然的结果,或者说任何豪华品牌汽车经历这样的定位调整也都不会例外;未来的奔驰宝马奥迪可能会更加疯狂,不信走着瞧。

不过会选择凯迪拉克CT6/XT5/XT6这三款车的用户,大多数还是比较喜欢燃油汽车中的性能车的消费者,对于车辆的品质的了解更深入;所以在综合对比后才会选择这些车,“浴皇”对于这些汽车用户而言是普遍不匹配的。

编辑:天和Auto-小编

天和MCN授权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