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实战,就溃不成军,国产发动机仅能“纸上谈兵”?


新中国的工业领域发展时间相对较晚,因此我国工业至今都还有很多值得重点发展的地方,其中就包括汽车发动机领域,国产汽车和合资汽车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发动机的质量,汽车发动机技术是一件需要时间进行经验积累的复杂学科,起步时间相对较晚的我国自然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超越其他国家。

不过目前中国汽车领域也已经出现了一些振奋人心的成果,不少车厂研发出来的发动机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些合资车的标准,在理想参数层面上,我国国产发动机甚至要比合资汽车发动机表现更好。不过它们的问题也比较明显,虽然理想参数上要比其他国家的发动机更为强劲,一到实战环节就变得溃不成军了。这让很多中国车迷都想了解一个问题,难道国产发动机只能纸上谈兵吗?

这就要涉及到核心技术的问题了,外国车企研发发动机的时间要比我国长上很多,各自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核心科技。可我们在发动机领域上一直是一个追赶的状态,并没能摸到核心技术的门槛。很多车企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使用经费把重心投入到发动机的研究中。奇瑞、吉利、长城这些比较出名国产汽车厂商都是如此。可惜我们的研究都是从现有的其他品牌发动机逆向研究,始终无法将发动机技术吃透。

我国很多发动机技术都是逆向研究的成果,就拿2.0T发动机举例,我国长城旗下的汽车哈弗H6,和德系车大众旗下的途观L使用的都是2.0T发动机,在理想参数中,哈弗H6的表现理应比大众途观L更好。结果在实际测试中,它们公里加速时间都是7.7秒。看似可以接受,但是大众途观L自重为1.795吨,哈弗H6的自重为1.615吨。也就是说在实际表现上,大众所使用的发动机显然是要优于长城发动机的。

那么国产发动机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这显然不是,我国车企当然意识到了发动机表现出来的短板,但是一直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因为发动机的理想表现和实际表现本身就有着天壤之别。实际发动机在运行的过程中还需要与变速箱匹配,在发动机与变速箱匹配的技术上,我国企业显然没有经验老道的外国车企更加成熟。

不过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国产汽车的进步,在这一点上我们作为消费者还是要给予它们肯定态度的。在我们的支持下,国企汽车必然会在更快的速度下突破技术瓶颈,给我们中国汽车消费者带来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