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携咖啡智能2.0讨好新生代?智能座舱狂揽好感值


在“智能汽车”被越来越多车企当做标签贴在自家车型上之后,很多用户表示,选车时面对贴上“智能”标签,品质却参差不齐的汽车时,纷纷陷入了自我怀疑,“这怎么和我期待中的智能汽车不一样呢?”事实上,那些仅仅是进行了“配置堆砌”的车型,的确不能被称之为智能汽车,那么,符合用户期待的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汽车又该是什么样子?我们不妨与自主头部车企,也是业内有名的“科技咖”长城汽车一起来探讨一番。

“众创平台”加持,汽车智能化技术持续升级

当前智能化时代背景下,“软件定义汽车”这一发展趋势在业界获得了普遍认可,而在这一趋势之下,软件更新成为实现用户体验升级的关键一步,而为了满足用户对服务的极致追求和“千人千面”的用户体验,长城汽车在此前的咖啡智能2.0升级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长城汽车咖啡智能众创平台计划。

得益于“众创平台”,长城汽车未来将逐步吸纳来自全球的众创伙伴参与到汽车智能化产品力升级的过程中,并通过开展智能驾驶场景应用、出行生态、数字娱乐、IoT等在内的创新功能及应用服务开发,促进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汽车智能化技术与服务的持续创新升级。

智能座舱最新升级,软硬件面面俱到

以智能座舱为例,在咖啡智能众创平台的加持下,未来包括系统级与功能性软件在内的车机应用,都可实现持续迭代与服务创新。

回看长城汽车于昨日举办的咖啡智能2.0技术分享沙龙,原来在智能座舱这一方面,长城汽车已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成功打造出首个座舱OS——GC-OS,能够为用户带来实现多场景、全环境的高阶用车体验,同时还形成了自研语音、自研地图/导航、自研视觉算法等全链路软件自研能力,全方位的软件支撑将为智能汽车研发提供绝佳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实现咖啡智能2.0升级的智能座舱,系统级软件最高可实现每3个月一次的FOTA大版本升级频率,不仅如此,功能性软件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根据用户需求实时下载和更新即可。

长城汽车在打造智能座舱时,也没有忽视硬件平台的重要作用,采用了高通8155芯片,这意味着未来相应量产车的车机系统,与上一代主流车机系统相比,CPU运算能力提升2.5倍以上,GPU图像处理能力提升3.5倍以上。

以如此高算力硬件平台作为整车智能座舱域控决策中心,搭配可用于机器视觉和语音处理的专属高算力AI加速器,可为用户带来更流畅、更稳定、更安全的未来式出行体验。

通过对软件与硬件层面的双管齐下,智能座舱在全面升级之后,明显更能契合当代用户的深层用车需求,不仅仅是代步工具,还能像身兼多能的贴身管家一样,为用户带来更多便捷、高效、有趣的出行体验。说到这,由衷希望长城汽车能有相应量产车早日面世,我已迫不及待地想要体验一番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