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汽协发表8月和1-8月国内商用车销售数据,商用车销量环比7月下降了20.9%,由此可见,8月商用车轮胎配套市场比7月更为惨淡。
具体数据为,8月商用车销售24.7万辆,同比下降42.8%;其中,货车销售21.0万辆,同比下降47.1%。
细分市场,重卡销量下降60.5%!
在货车的各个细分市场,8月重卡销量5.1万辆,同比下降60.5%;中卡销量0.8万辆,同比下降35.5%;轻卡销量12万辆,同比下降36.8%;微卡销量3万辆,同比下降53%。
据悉,8月重卡销量是自2017年以来,单月销量第二低的月份,(仅次于受疫情、春节影响的2020年2月,销量仅3.8万辆)。
2017——2021年重卡月销量(辆)
无论是市场需求被提前透支,还是运费太低,亦或是基建工程开工不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重卡行业订单和需求不及预期已成近两个月的事实。
所有细分市场大幅下滑,无疑给主做全钢的轮胎厂造成了致命一击。
全钢配套同比下滑近五成
国内轮胎厂主要给货车做配套,虽然客车也占一部分,但客车配套外资品牌占有率相对较高,且客车销量较低。因此,我们就以货车销量为代表,分析8月全钢配套市场。
货车销量同比去年下降47.1%,反映到全钢市场上,就是配套同比下滑47.1。另外,卡友普遍称现在运费太低不想跑,有的运营车队甚至停了一半的车,替换市场也肯定会下滑。
不过,全钢出口出现小幅度好转,主要是因为国内需求太低,各企业只能把目光转向国外。但出口海运运费、高关税等问题也在剥削着轮胎厂的利润,可以说,许多轮胎厂都在“刀尖上行走”。
上周,山东地区轮胎企业全钢胎开工负荷为50.13%,较此前一周下滑5.4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滑24.31个百分点,并且,有太多的轮胎厂库存超过百万。
全钢市场何时才能好转?
在传统的“金九银十”期间,全钢市场会好起来吗?答案是很难。首先,轮胎厂库存太大,消耗库存需要一定的时间,两个月肯定不够。其次,货车库存也很高,且主要以国五车型为主。
但也有积极的一面,9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关于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1-2026年)的批复》,原则同意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建设2号线二期、5号线、6号线二期、7号线二期、8号线支线、9号线一期和15号线一期等7个项目,规划期为2021-2026年。
近7个月来,青岛是首个拿到国家地铁项目批文的城市。一直以来,基建是拉动经济(尤其是货运行业)增长的有力举措,近期大环境经济低迷,许多基建项目可能会获批。